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明末清初的戲曲家,李漁爲何一生都在哭窮?

明末清初的戲曲家,李漁爲何一生都在哭窮?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3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明末清初的戲曲家,李漁爲何一生都在哭窮?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若說起“走穴”的祖師爺,則非明代戲劇家李漁莫屬。他的橫溢才華使歷代文人仰慕,卻也有人瞧不起他,比如同儕袁于令對他的評價—“性齷齪,善逢迎,遊縉紳間,其行甚穢,真士林所不齒者”,幾乎成了後世提及他時繞不過去的黑料。

可李漁真有這麼不堪嗎?倒也未必。他雖熱衷聲色,自稱“登徒子”,但這不過是風流文人的習氣,一不偷二不搶,算不上什麼“穢行”。所謂“其行甚穢”,大概是說他撈錢不講手段,終日仰富貴人家的鼻息,有損文人氣節。

文人講究“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他們要麼考官領俸祿,要麼教書賺束脩,抑或刊發文集謀求稿費,大略來看都算體面。韓愈曾靠爲人寫歌功頌德的墓誌銘賺錢,備受詬病;鄭板橋明碼標價售賣字畫雖成風流軼事,但到底不是正途,難免落下話柄;而李漁就更出格了,屢試不第後索性做起編劇,並順手創辦“文娛培訓經紀公司”,基本算是越跨界越“媚俗”。

他買來一批資質良好的家妓,指導她們排練歌舞,組成“偶像練習生天團”,然後廣泛聯繫達官貴人,爭取上門演出的機會。家妓能否順利“出道”全憑運氣,但李漁一定穩賺不賠。他深諳“市場經濟”的精髓,談價毫不忸怩,演出規格及收費標準完全“看人下菜碟”—地方小官聽個零碎曲子,就算給些糧食他也欣然接受;而真正的富豪要想看“大場面”,絕不是幾個小錢就能打發的。

明末清初的戲曲家,李漁爲何一生都在哭窮?

幾十年間,“李家戲班”的足跡遍佈大江南北,李漁曾自豪地說:“負笈四方,三分天下幾遍其二。”“走穴”帶來的利潤也很可觀,他曾購置多處別墅,其中最著名的“伊山別業”富麗堂皇,樓臺舞榭皆備,還養了好幾房姨太太,花木如錦,美人如雲。

但李漁一生都在哭窮,說自己走南闖北“得金者頗少,得句者頗多”,似乎“走穴”的文化效益大於經濟效益。他甚至在給朋友的信中說自己“往吸清風,歸餐明月”,彷彿他的戲班是專搞慰問演出的慈善組織。他之所以這麼賣慘,一是放低姿態以求更多施捨,二是假裝貧寒以免仇富攻擊。如今走穴者少報收入多是爲了偷稅漏稅,李漁卻是在用“餐風飲露”的形象爲自己的文人氣節“挽尊”。

李漁“走穴”之所以如此成功,除了他的個人才華,也得益於當時重視“文娛產業”的社會風尚。明朝中期以後,稍有才華的文人墨客幾乎都被士大夫“包養”了,他們需要吃飯,而士大夫需要“扶持文藝發展”的美名,相處得無比和諧。在這種情況下,頗有文藝底蘊的“李家戲班”自然備受歡迎,得以悶聲發大財。

然而真心“扶持文藝發展”的士大夫只是少數,其餘都是附庸風雅,要想賺他們的錢,李漁不得不強接地氣,擺出一些難看的“吃相”。只要酬金夠豐厚,他可以拋開“老闆”的身份,親自塗脂抹粉地上臺演出,並用一些惡俗橋段迎合觀衆。他曾隔着簾子爲富家子弟唱曲,還包攬了舉杯勸酒的活兒,興到濃時縱談“房中術”,引誘他們一擲千金。

李漁“走穴”的祕訣可概括爲四點:廣吸眼球,高調要價,隱瞞收入,雅俗參半。這四點幾乎被如今的文娛團體完美傳承,說他是“走穴鼻祖”毫不爲過。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