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古代將軍打仗出征家眷會留在京城 曹操打仗爲什麼是拖家帶口

古代將軍打仗出征家眷會留在京城 曹操打仗爲什麼是拖家帶口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7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人都不瞭解古代打仗和家眷,接下來跟着小編一起欣賞。

1644年,深陷內憂外患的大明王朝,將力挽狂瀾的最後希望寄予到遼東總兵吳三桂身上。崇禎帝對他大加賞賜,不但封爲平西伯,還賜予尚方寶劍。手握重兵的吳三桂,儼然成爲明朝末期最有實權的統兵大將。

衆所周知,崇禎帝性格多疑,他不怕吳三桂權力過大、難以節制嗎?

不怕,因爲崇禎帝已經將吳三桂的所有家眷留在京城,由禁軍重點“保護”。只要吳三桂有什麼風吹草動,這些家眷立即變成了人質。

高!實在是高!

事實上,在將軍領兵出征時,將其家眷都留在京城,這種做法不是崇禎帝首創,而是自古以來的習慣使然。

兵權是一把雙刃劍。用得好,可以維繫皇權統治;用得不好,將直接威脅皇權統治。當邊疆發生戰事、內地發生叛亂,大多數時候都必須派遣將軍率部出征。俗話說,“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連皇帝的命令,將軍都可以不聽。由此可見,這時候,領兵在外的將軍,就是最有實權的人了。雖然將軍往往是皇帝最信任的人,但在巨大的誘惑面前,他們不一定都能忠心耿耿、毫無異心。

古代將軍打仗出征家眷會留在京城 曹操打仗爲什麼是拖家帶口

怎樣從制度架構上確保領兵在外的將軍不敢、不能、不想造反呢?有很多辦法。如在軍隊裏設置監軍一類的制約職位、在後勤保障上進行限制等。但最有效果的則是把將軍的家眷留在後方,使得將軍投鼠忌器,不敢輕舉妄動。

在電視劇《康熙王朝》裏就出現了這樣一幕:

延平王鄭成功率領父親舊部在東南沿海抵抗清軍。當時,他部下有一名悍將叫施琅。施琅英勇善戰、屢立戰功,又是鄭成功父親鄭志龍的老部下,深得鄭成功信任。鄭成功讓施琅與建平侯鄭泰一同率部鎮守金門、廈門一帶。爲了節制施琅,鄭成功以“遠離險地”爲由,讓施琅把家人從金門、廈門遷到臺灣

爲了寬慰施琅,鄭成功充滿感情地說:“本王將視你的父母爲父母,視你的子女爲子女,你就安心拒敵把!”

古代將軍打仗出征家眷會留在京城 曹操打仗爲什麼是拖家帶口 第2張

然而,這能騙誰呢?鄭泰一針見血地對施琅說:“從今日起,你的父母親人都成爲延平王掌中的人質了。”施琅沉默不語。

果然,後來施琅因爲“曾德事件”與鄭成功決裂,鄭成功認爲其反叛痕跡已顯,便殺掉了施琅的父親施大宣和弟弟施顯。這讓施琅怒不可遏,從此死心塌地投靠了清朝。後來,施琅成爲康熙帝攻取臺灣的第一功臣。

那麼,古往今來的領兵大將中,有沒有將家眷帶在身邊的?有。他就是有“治世之能臣 ,亂世之梟雄”之稱的三國梟雄曹操。

曹操打仗時,總會帶着一大家子人。兒子曹丕、曹昂、曹植,以及孫子曹睿,都有跟隨身邊進行戰場歷練的經歷。197年,長子曹昂就是在隨曹操征伐張繡時,遭到張繡突然襲擊,不幸與大將典韋一同戰死於宛城。

此外,曹操的妻妾女兒等女眷也會跟在身邊。《魏書》記載:二十一年(216年),太祖東征,武宣皇后、文帝及明帝、東鄉公主皆從,時後以病留鄴。二十二年九月,大軍還,武宣皇后左右侍御見後顏色豐盈,怪問之曰:“後與二子別久,下流之情,不可爲念,而後顏色更盛,何也?”後笑答之曰:“叡等自隨夫人,我當何憂!”

古代將軍打仗出征家眷會留在京城 曹操打仗爲什麼是拖家帶口 第3張

這段話的大意是,曹操東征時,將卞夫人、曹丕及曹叡、東鄉公主都帶在身邊,甄夫人因爲生病,所以留在鄴城。大軍班師回朝時,卞夫人的隨從見甄夫人神態豐盈、面色很好,覺得很奇怪。甄夫人很會說話,她說:“曹叡跟隨在卞夫人身邊,我很放心啊!”

曹操爲什麼在打仗時將家眷帶在身邊?這是有前車之鑑的。當年曹操父親曹嵩住在泰山郡華縣,沒有跟在曹操身邊,結果被徐州牧陶謙攔截殺死。

曹操憑什麼能在打仗時將家眷帶在身邊?原因其實很簡單。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是事實上的大老闆,連漢獻帝都不放在眼裏的主兒,誰敢說半個“不”字?

【參考資料:《明史》《康熙王朝》《魏書》等】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