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除了年夜飯,古人除夕時還有什麼娛樂活動嗎?

除了年夜飯,古人除夕時還有什麼娛樂活動嗎?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6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年三十到了,年味兒也越來越濃了。不過身邊也有不少朋友抱怨,每次都是聚一起吃個年夜飯,老祖宗傳下來的過年規矩,就沒有新鮮一點的嗎?

嘿嘿,誰說老祖宗這麼沒創意了?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比如下面這幾樣,古人除夕時的活動,就都擁有着,各自年代別樣的熱鬧。

一:驅儺(唐朝)

比起後來的王朝來,物華天寶的大唐王朝,卻還有宵禁的規矩,夜晚通常是冷冷清清。但每年的除夕夜,卻是被宵禁“禁”了一年的長安百姓們,最爲撒歡的熱鬧活動:驅儺。

驅儺,這是中國傳統的驅鬼迎賽神活動。在中國民間傳說裏,“年”本是一種兇殘的怪獸,所謂“過年”,就是要把怪獸打跑。既然是“打怪”,那麼當然要組團出動。於是就有了歷史悠久的“驅儺”活動。發展到唐朝年間,更是空前的除夕夜場面。

唐代長安城,每年除夕夜時的“驅儺”活動,通常是一對男女,戴着老婆婆老先生的面具在最前頭領舞,即“儺翁”和“儺母”,身邊圍着千百個戴面具的歡快小朋友,即“護僮侲子”,後面跟着的,就是戴着各種面具吹拉彈唱的百姓們。一個“驅儺大隊”就這麼浩浩蕩蕩,在長安城裏盡情歡舞。

除了年夜飯,古人除夕時還有什麼娛樂活動嗎?

這撒歡時刻,要想玩的高興,關鍵還要看驅儺大隊的領頭者帶節奏:必須要唱好驅儺詞。

《敦煌遺書》裏,就出土過原版的唐代除夕《驅儺詞》:適從遠來至宮門,正見鬼子一羣羣,就中有個黑論敦,條身直上舍頭蹲……正南直須千里外,正北遠去不須論!翻譯成白話就是:一羣怪獸就在前方,其中一個黑黑的傢伙就趴在屋檐上……咱們把這傢伙一腳踢出千里外,抓到北方充軍去!激揚的樂曲裏,這一番開唱,當然相當帶節奏。狂歡裏的百姓們,也就撒歡了唱跳,痛痛快快撒一回野。

當然,真正叫他們痛快的,可不是子虛烏有的“怪獸”:辛苦一年了,一年裏多少的鬱悶不快,就在這除夕的夜晚,酣暢淋漓的撒出來,扔在這即將過去的一年裏!

二:扮癡兒(宋朝)

比起宵禁嚴格的大唐來,商品經濟發達的大宋,春節當然熱鬧得多。以《東京夢華錄》記載,除夕之前,從進入臘月起,汴京城的市面上就相當熱鬧。“撒佛花韭黃生菜薄荷胡桃”等蔬菜全都熱賣,各個都是年夜飯裏必須的食材。另外一直到除夕當天,家家戶戶都要醃製儲備臘肉臘月,有的一直能吃到次年夏天。

而且,從臘月到除夕,汴京城的街頭上,已經漸漸熱鬧。宋代春節的重頭,還是正月十五元宵節,但在除夕時,汴京城的宮門對面,已經搭起了燈棚,各種彩燈都在緊鑼密鼓營造。市面上的“預熱”也開始了,御街兩旁的長廊下,每天都有墊場的雜技歌舞評書表演,且一天比一天熱鬧。於是除夕那天時,許多人也會“邀朋約有,夜遊天街,觀舞隊以預賞元夕”——先瞧個新鮮。

但除夕,也有宋代除夕的家庭大典:年夜飯後的守歲,全家人往往會圍在爐旁,一整夜不睡覺,就這樣“守”到新一年。但最讓人忍俊不禁的,卻還是大宋的孩子們:小孩們會在這一刻,結夥撒歡向外跑,在街巷裏歡快的唱着兒歌。通常是“賣癡呆,千貫賣汝癡,萬貫賣汝呆。”也就是在辭舊迎新的那一刻,把“癡呆”統統扔在舊一年。新一年開始,就是個更聰明茁壯成長的小孩。

時代在變,歲月如梭,但盼孩子聰明健康成長的心願,一首“賣癡呆”早唱盡,從不曾變。

三:“預熱”的大片

明朝的除夕,也是相當忙碌。比如“守歲”的規矩,在明代就更繁雜:年二十四的時候,就要更換好桃符門神,到了除夕這天,更要祭祀祖先百神,更要把鬆柴架的像屋子一樣高,然後再向天點火焚燒,即“燒火盆”習俗。除夕夜的城市裏,往往是煙火漫天,以明朝人的記載說,簡直是“燦如霞布”。另外還要在牀下燃燈,以祈禱第二年的氣運。

不過,比起這些火熱的場面來,也同樣是除夕夜,另一個明代春節時的熱鬧活動,也在悄然“預熱”:明代的“賀歲大片”,各類節日戲曲演出。

明代的戲曲比宋代更發達,看戲的活動,是春節裏的重頭戲。單是明代的皇宮裏,就常年養着五百多人的戲曲班子。除夕這天更是從不休息,加班加點彩排。然後從正月初一起,每天都有大戲上演,不但包括了西遊記三國演義等各種題材,還有各種“大製作”:神話題材的各種特效場面,明代的戲臺上全能做到。各種炫目場面,全是用錢砸出來。每到這時,明朝的皇帝們,也都親自點戲,岳飛題材的戲曲,常是皇帝們最愛。

宮裏的戲唱的熱鬧,民間更是不差。明代的戲曲演出,遍佈各地廟會鄉間,經常是進入臘月,各地的戲臺就開始佈置,戲班子們也進入緊張狀態。就連各地的大型客棧裏,都在準備節日期間的戲曲演出。只要是肯出錢的貴客,住店後就可享受豪華看戲包廂。

除了年夜飯,古人除夕時還有什麼娛樂活動嗎? 第2張

民間的戲臺也極多,比如經濟發達的臨清地區,就有戲臺四十多座,戲班子五十多家。江陰地區往往春節期間,連演三四天大戲,惹來上萬觀衆圍觀。有一次因爲喊聲震天,還把江陰新來的地方官嚇一跳,誤以爲是海寇鬧事了,是爲明代春節的大笑話。

觀劇的“鐵粉”,那更是相當多。甚至好些地方唱大戲,羣衆演員都是當地百姓自願上臺充當。經常是除夕時,就有人興沖沖跑來報名。每當“賀歲大片”上演,臺下看得無比投入。《髯樵傳》記載,當時有個酷愛聽戲的樵夫,看《精忠傳》時看的太入戲,竟突然衝上戲臺,把演秦檜的演員揪住一頓暴打,旁人苦勸說這是演員,樵夫振振有詞說:我當然知道他是演員,要是真秦檜,我就打死他了。

雖說這場面,叫人哭笑不得,卻也可見明朝人的春節,也是在這樣的熱鬧裏,放輕鬆的過個痛快的年。

是啊,無論單調還是繁雜,無論年味淡還是濃,過個輕鬆快樂的吉祥年,就是永遠的祝願。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