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揭祕北魏人口大遷移,北魏歷史上發生了幾次?

揭祕北魏人口大遷移,北魏歷史上發生了幾次?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6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北魏王朝是由我國的少數民族鮮卑人拓跋氏建立起來的一個正統王朝,北魏的開國皇帝拓跋珪386年建國,先期定都於盛樂(今內蒙古和林格爾),後來,398年又遷都至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

拓跋氏一脈自從定都平城前後,曾從北方各地往京畿平城附近大規模地遷移人口。據《魏書》記載,從拓跋猗盧定居徑北(今雁門關以北),至孝文帝拓跋元宏遷都洛陽之前,總計170多年的時間裏,大的人口遷移就達到十八次,遷移人口總計多達百餘萬。這種大規模地遷移人口,在我國曆史上實屬少見。

北魏的這種人口大遷移,不僅對北魏的統治產生了重大的影響,而且也促進了各民族人民的相互瞭解和交流,是我國曆史上的一次民族大融合。同時,通過這次人口大遷移,使平城附近廣大的地區被開發利用,一段時期,使平城成爲我國北方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

我國曆代封建王朝雖然也搞過強制性的人口遷移,但規模不大,一般也只是開發荒地,開發邊疆。而拓跋氏如此大規模的人口遷移,同歷代王朝不同,既有特定的歷史背景,也又特殊的社會原因,主要的原因,就是其政治因素大於經濟因素。

拓跋氏是鮮卑族,它是繼匈奴、烏桓之後在我國北方又興起的一支少數遊牧民族。早在東漢時,鮮卑族就曾與漢族接觸,並一度南下今大同地區。西晉時,部分鮮卑族開始定居雁北、大同地區,並與晉朝友好往來。

揭祕北魏人口大遷移,北魏歷史上發生了幾次?

晉懷帝永嘉四年(310年),當時的鮮卑族首領拓跋猗盧應幷州刺史劉琨的請求,出兵支援,兩次大破匈奴人劉淵,受到西晉王朝的感謝,並封拓跋猗迤爲大單于代公,從此,鮮卑族就佔據了雁門關以北之地。

由於西晉把雁門關以北之地給鮮卑族,他們便把這裏的居民遷移到了雁門關以南的地帶,使得徑北之地人口銳減,田園荒蕪。拓跋猗盧要鞏固和發展勢力,就必須補充這一地區的人口。所以,拓跋猗盧佔據徑北之地後,首先把十萬戶的鮮卑族移居到了大同地區。

這次的人口遷移,從史書的記載來看,是拓跋氏往今雁北、大同地區的第一次人口大遷移,也是規模最大的一次。它爲以後拓跋氏建都平城,進而統一北方,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道武帝拓跋珪建都平城前,考慮到這裏人口不繁,先期進行過兩次人口大遷移。一次是登國六年(391年),拓跋珪把涼州地區的三千餘家匈奴降民遷移到馬邑(今山西朔州市);第二次是天興元年(398年)初,拓跋珪攻打後燕後,把山東六州及徒河、高麗民吏及雜夷、百工伎巧十萬餘口,遷移到了平城。這兩次人口大遷移,爲平城地區繁榮發展奠定了基礎。

揭祕北魏人口大遷移,北魏歷史上發生了幾次? 第2張

拓跋珪建都平城後,又共進行了十五次人口大遷移,其主要原因是爲了加強統治和發展經濟。鮮卑族本來是遊牧民族,進入我國的北方後,逐漸地接觸到了先進的農耕文明。拓跋氏要把征服後的北方各國統一起來,就必須接受這一地區的先進生產關係

因此,拓跋氏把征服後的各地官吏、人民、能工巧匠們遷移到平城和京畿地區,一方面便於控制和統治,防止降民叛亂;另一方面,可以把發達地區的先進文化和生產技術帶到京畿地區,以便開發京畿地區。而這種人口大遷移,完全是軍事掠奪性的,和其它封建王朝用行政命令的手段完全不同。

通過史料的記載來看,在這多達上百萬的人口中,少數民族的人口約佔了一半多,主要的少數民族有鮮卑、高車、匈奴、丁零及高麗等。

這麼多的民族生活在同一個地方,平城地區也就成了漢族與北方少數民族的銜接帶,在這裏,農耕文明和遊牧文明交匯,大大地促進了各民族之間的交融,他們相互學習、相互依存,通過通婚,逐漸自然而然地彼此融合爲了一體。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