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于禁爲什麼會投降?他最後是怎麼死的?

于禁爲什麼會投降?他最後是怎麼死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5.0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國中於禁爲什麼會投降

于禁,作爲魏軍的五子良將,有名的左將軍,卻晚年節操不保,在魏國與蜀國的戰爭中,爲了救助曹仁,同龐德一起與蜀國的第一大將關羽陣前對壘,慘敗於關羽,當時龐德因誓死不降,被蜀將關羽斬立決,同爲魏國的大將,于禁卻不同於龐德做法,臨陣投降於關羽,降於蜀國。

爲何于禁在同伴龐德被殺後,沒有立即追隨龐德而死,相反卻放棄節操,老來背叛曹操,背叛魏國呢?其中是否有着大家不知道的隱情?翻閱歷史,得知當時與關羽對戰時,于禁不敵於關羽,于禁手下士兵有三萬之衆,可以推斷于禁的投降必定與這些士兵有關,接下來咱們從以下層面來進行分析。

第一,從於禁的個性來分析,他是一個武人,既然選定了曹操爲其主公,若曹操沒有任何對不住、怠慢于禁之處,于禁萬不可能臨陣投敵的。

第二,于禁曾經陣前斬殺過昌豨,昌豨何人?昌豨與于禁也曾是老相識,並曾經有一定的交情,昌豨初因對戰失敗被魏國俘虜而投降於曹操,曹操真心對待他,但後期昌豨抓住機會卻臨陣反戈。于禁這時候對待昌豨的態度爲何呢?于禁活捉昌豨後,並沒有將其交給曹操,爲其求情,而是根據軍中法紀規定,將昌豨斬殺於曹軍軍營前,昌豨死後,于禁痛苦流涕,可見他的心裏是極其痛苦的。但即便如此,對待叛亂者,于禁的態度是相當明確的,所以在於禁的心理,他是不贊同臨陣投敵行爲的。

于禁爲什麼會投降?他最後是怎麼死的?

綜合上述兩點,于禁投降必是爲了保全三萬戰士,寧願自己一生背上這洗不脫的污名。

于禁厲害嗎 于禁,魏國的著名武將,封號左將軍,作爲五子良將的領頭人,武力值定是不容小覷的。那麼于禁究竟有多厲害?厲害之處體現在哪些方面?

從上圖中可看出,于禁的主要武器有兩種,弓箭和長劍,這兩種武器既可以作爲遠攻,又可以近身對敵,可以說互相補助,也可以說于禁的武力值比較均衡,雖然並沒有任何一樣特別出衆,但卻能夠兼修,實乃不易。

其次,于禁追隨曹操征戰沙場,大大小小戰役不下百十來場,爲曹操立下汗馬功勞。其中最爲有名的當屬對抗黃巾軍,成功將其收服。另外于禁在官渡之戰中的表現也算是可圈可點,成功地牽制了袁紹大部隊兵力,爲曹操的兵力部署提供了充裕的時間,防守得當之時也不忘趁機進攻,也算是小有所勝。

再者,最爲重要的是,于禁的真正厲害之處並在於徵伐沙場,而更在於他的治軍嚴明,在他的軍營中,人情一概免談,在軍法面前人人平等,沒有權貴,也沒有低劣之分。在於禁的部隊,可以充分看出曹操征戰思想的徹底貫徹和執行。昌豨與于禁曾經是舊相識有舊交,但昌豨反叛曹操後,于禁主帥征討昌豨,將其活着,有人前來勸說于禁應該將昌豨交予曹操親自處理,但有軍法明令,此種歸降又再次叛逃之人應就地處置,于禁含着淚將昌豨斬首,嚴守軍法,其治軍之嚴明在五子良將中可做表率。

于禁爲什麼會投降?他最後是怎麼死的? 第2張

于禁是怎麼死的

于禁(?-221)字文則,泰山鉅平(今山東泰安南)人。三國時期曹魏武將。本爲鮑信部將,後屬曹操,曾於張繡造反時討伐不守軍紀的青州兵,同時爲迎擊敵軍而固守營壘,因此曹操稱讚他可與古代名將相比。然而在建安二十四年(219)的襄樊之戰中,于禁在敗給關羽後投降,致使一代名將晚節不保。

呂蒙攻破江陵後,孫權釋放于禁並與他會面,于禁乘馬與孫權並行,虞翻喝曰:“爾乃降虜,還敢與我主齊馬?”還差點揮鞭擊之,幸得孫權喝止。後孫權於樓船與羣臣會飲,于禁聽聞樂聲後流淚,虞翻又曰:“汝欲作僞求免罪?”于禁雖爲他所惡,但猶讚歎其忠義。 魏文帝黃初二年(公元221年)曹丕稱帝,孫權稱臣,欲遣送于禁。虞翻諫曰:“斬之以令三軍,警惕人臣敢有二心者。”但孫權一心備戰劉備的東征而欲曹魏中立,故還是送遣于禁還魏。 文帝曹丕引于禁鬚髮皓白,形容憔悴,泣涕頓首,拜于禁爲安遠將軍。曹丕欲遣使至吳,便命他去拜見曹操的陵墓,陵中畫關羽戰克、龐德憤怒、于禁降服之狀。于禁見,慚愧病發而死。子於圭封益壽亭侯。諡禁曰厲侯。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