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大明朝有多強?盤點明朝的那些硬核技術

大明朝有多強?盤點明朝的那些硬核技術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3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家好,我是小編,說起明朝的話,各位一定都有所耳聞吧。

中國曆代王朝裏,擁有三個世紀國祚的大明王朝,至今人氣頗高。有關明朝的話題乃至影視劇,常見惹來話題熱度。卻也叫好些歷史票友們連聲感慨:都是王朝,可這大明朝憑什麼圈粉無數?就靠史料裏“遠邁漢唐”的評語?

不過,如果把這個問題,拋給明朝年間,那些造訪大明朝的“歐洲來客”們,他們給出的,或許是一個特殊的答案:粉明朝?那是因爲大明朝,那些實實在在強大的“核心技術”。

比如下面這幾樣,明王朝看似平常的“小手藝”,卻都是遠遠領先同時代歐洲的“硬核技術”。不止撐起了大明朝強大的國力,更生動證明了“核心技術強國”的硬道理。

“硬核技術一”:造紙術

說到大明朝的“硬核技術”,就得先說比較“柔軟”的一項:造紙術。

在明朝同時代,歐洲人也掌握了造紙術。至今也有專家大書特書,大讚歐洲造紙術“促進了西方文明進步”。可當時歐洲人的造紙方法還十分簡單粗暴,連必須的“竹簾”和“紙藥”都沒有,產品也夠“硬”:只能生產粗糙僵硬的草紙,最大不超過53英寸,否則一扯就破。

還別瞧不起這“草紙”,就算這種紙,當時也產量奇低,價格雖說比羊皮便宜,卻也物以稀爲貴。連當時歐洲名畫家作畫,都得先在木板上打草稿,反覆修改定稿後,纔敢在“草紙”上來一張。誰要敢像野史裏的小達芬奇那樣“一張張草紙上畫滿雞蛋”?那簡直敗家子。

大明朝有多強?盤點明朝的那些硬核技術

但在“造紙術”鼻祖的中國,發展到明代的造紙技藝,卻是真“硬核”。

明王朝的造紙產業,主要以青竹爲原料,形成了浸漚——槌洗——兩次蒸煮——舂搗——漂白——抄紙這一整套流程。而且撈紙時用竹簾,抄紙時放“紙藥”,百分百保證紙張質量。所以當歐洲人連造“草紙”都費勁時,明朝的紙張卻是琳琅滿目,既有精美超薄的宣紙,也有各色顏色的用紙,還有硬質的卡紙和軍用的“紙甲紙”。特別是那12尺以上的大幅紙張,對於同時代歐洲人來說,真是想都不敢想。

直到“康乾盛世”年間,在中國活動且擁有豐富“偷竊經驗”的西方傳教士們,受歐洲各國政府指派,偷偷把中國的造紙技術繪製成圖畫帶回去,歐洲人才正式結束了只能造“草紙”的悲催歷史,造出他們夢寐以求的巨幅白紙,給18世紀的西方文化,來了場重大助力。

插句題外話:以這段“偷中國紙”的歷史說,“盜竊科技機密”這事兒,近代某些西方國家,那真是“歷史悠久”。

而比起唐宋元各朝代,明朝造紙產業規模,那更是鳥槍換炮。造紙作坊遍佈全國,且有水力水錐等新裝備,僅江西鉛山石塘鎮一地,造紙工人就有六萬多。產量當然大幅飆升,於是明代紙張不但質地精美品種多,價格也十分親民,普通的“連七紙”?九兩白銀買一萬多張。科舉專用的精美“擡連紙”?一匹麻布就能換兩千張。紙,已是走進千家萬戶的日用品。

這“硬核”的造紙技術,捎帶推動了明代圖書市場的火爆。不但大多古典名著都是“明朝造”,大量中國書籍還走出國門:不但日本朝鮮東南亞等國,年年爆買明朝書籍。歐洲人到來後,也是跟着買。僅明朝崇禎十二年至崇禎十七年,英國牛津大學圖書館,就收入中國書籍一千一百多本。席捲歐洲的“中國熱”,就是這麼“砸”出來的。

大明朝有多強?盤點明朝的那些硬核技術 第2張

“硬核技術二”:黃泥水淋糖法

比起昂貴的“草紙”來,另一件明代“生活消費品”,卻叫當時的歐洲人,拿着錢都難買:糖果。

在當時的歐洲,“吃糖”有多難?歐洲人的製糖技術,本身就比亞洲晚得多。基本只靠進口的糖果,是當時歐洲貴族才能吃到的奢侈品,今天炒菜做飯常用的白糖,那更是奢侈品中的珍品。在明朝同時期的英國,白糖是醫院裏限量出售的“名貴藥品”,只有重量級的王室成員,才能在生病時用上點——能不能在病中吃口白糖,就是英國權貴的身份象徵。

但放在同時期的明朝?白糖,卻正漸漸變成一件家常用品。憑的正是大明另一樣“硬核技術”:黃泥水淋糖法。

作爲製糖產業鼻祖,唐宋元各朝代時,中國製糖業就突飛猛進。但製作雪白顏色的白糖,無論技術還是成本,還都是樁難事。直到明朝中期,新穎的“黃泥水淋糖法”橫空出世,才漂亮攻克這難題。

黃泥水淋糖法,即將甘蔗榨汁後火熬,先按常規方法制成黑砂糖,然後把制好的黑砂糖,放入瓦制漏斗裏結塊,再把黃泥水澆入漏斗產生反應,就能得到雪白的白糖。這個操作最早出現在福建,隨後火遍大明各地,更成了世界製糖史的里程碑:低成本的簡單技術,輔以明朝“蔗車”等新型製糖裝備,曾經昂貴稀少的白糖,就這樣快速生產出來。

如此火熱生產,也叫明朝的“白糖出口”異軍突起,成了直追絲綢瓷器的火爆產業:“隆慶開關”後,明朝每年輸往日本數萬擔白糖,號稱“海上馬車伕”的荷蘭船隊,也靠向歐洲倒賣明朝白糖賺差價。繞開“中間商”的英國船隊,崇禎年間起每年更是動輒數萬擔的進貨量。在明朝已是“白菜價”的白糖,就這樣風靡歐亞大陸,甚至“即遠如不列顛三島,亦有華糖蹤跡”。白花花的糖,賺足西方世界白花花的銀錢。

科技進步的價值有多重大?可以問問,那些年瘋搶明朝白糖的西方人。

不過,這驟然火熱的明朝白糖,當時卻也依託於下面一個“硬核產品”:鐵鍋。

“硬核技術三”:烘模技術

鐵鍋與製糖有什麼關係?關係大了: 東南沿海的白糖生產裏,鐵鍋是煮糖必須的裝備。特別是佛山產的四尺大鐵鍋,一次就可煮糖汁七百斤,快速生產大量優質白糖,源源不斷“吸金”。

而這強大鐵鍋背後,也深藏着大明朝又一項腰桿硬的“硬核技術”:烘模技術。

明王朝的冶鐵業,一直名號響亮。比如焦炭冶煉技術,就甩開西方數百年,又比如“複合炮管技術”,能以優質高效方式,成功吸納世界先進軍火裝備,讓西班牙軍官發出“比我們造的好”的驚呼。但要論影響最深遠的,卻還是這烘模技術。

烘模技術,是明代佛山獨有的制鍋技術,它以佛山特產的紅山泥,製成內外雙層泥模,將泥模用高溫烘燒後,再將融化的鐵水注入。這種方法制作的鐵鍋,不但質量精美,甚至能造出煮兩石米的大鍋,產量也十分高效,平均每個化鐵爐,一次就能產出各種鐵鍋七百隻。東南地區發達的製糖業,就有這技術加持。

但這“烘模技術”的影響力,比熱銷的白糖還深遠:要知道,在同時代歐洲,鐵鍋也是金貴的稀罕物,大型的鐵鍋甚至被歐洲王室當做傳家寶。於是產量高質量強的佛山鐵鍋,當然也成了明末的“硬核物資”,惹得東西方商人紛至沓來:在明朝平民價的鐵鍋,賣到日本就是數兩白銀,賣到歐洲更是價值翻番。這硬實力的“鐵貨”,從此賣得“帆綽二洋,攸忽數千裏……獲大贏”,年年在“國際市場”賣斷貨。

就連“康乾盛世”也跟着沾光,在難得重視外貿的雍正年間,以廣東布政使奏報,來華的百分之八十洋船,都要來佛山買鍋,每年僅佛山本地,就賣到國外數萬斤鐵鍋,利潤盆滿鉢滿。

比這價值更深遠的,還有這“烘模技術”本身。歡歡喜喜扛鍋走的歐洲人,也把這技術掰碎了研究,將其變成製造近代工業大型鋼鐵件的必須技術,今天依然在沿用。強大的生命力背後,卻是這個幾百年前的王朝曾經“硬核”的國家技術實力。但對比接下來,閉關鎖國後鴉片戰爭的那聲炮響,自豪之外,亦是嘆息。

核心技術強國是真理,但開放中積極學習的核心技術,纔有不敗之地!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