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司馬懿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他有哪些經歷?

司馬懿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他有哪些經歷?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4.0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司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達,河內郡溫縣(今河南省焦作市溫縣)人,三國時期魏國權臣、政治家、軍事家。曾抵禦蜀漢丞相諸葛亮的北伐軍,堅守疆土。歷經曹操、曹丕、曹叡、曹芳四代君主,晚年發動高平陵之變,奪取曹魏的政權。

司馬懿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他有哪些經歷?

嘉平三年(251年),魏朝諡舞陽宣文侯;次子司馬昭稱晉王后,追尊諡爲晉宣王;孫司馬炎稱帝后,追尊爲高祖宣皇帝,故也稱晉高祖、晉宣帝。

早年經歷

司馬懿家族數代爲官,高祖父司馬鈞爲漢安帝時的徵西將軍,曾祖父司馬量爲豫章太守,祖父司馬儁爲潁川太守,父親司馬防爲京兆尹。司馬防有八子,因字中都有一個“達”字,當時號稱司馬八達。司馬懿是司馬防的次子,出生於漢靈帝光和二年(179年)。司馬懿少年時期就胸懷謀略,當時正是東漢末年亂世,司馬懿“常慨然有憂天下心”。素以知人善任着稱的南陽太守楊俊曾見過少年司馬懿,他說司馬懿絕非尋常之子。尚書崔琰與司馬懿的兄長司馬朗交好,曾對司馬朗說:“你弟弟聰明懂事,做事果斷,英姿不凡,不是你所能比得上的。”

建安六年(201年),郡中推舉他爲計掾。時曹操正任司空,聽到他的名聲後,派人召他到府中任職。司馬懿見漢朝國運已微,不想在曹操手下,便藉口自己有風痹病,身體不能起居。曹操不信,派人夜間去刺探消息,司馬懿躺在那裏,一動不動,像真染上風痹一般。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爲丞相以後,使用強制手段闢司馬懿爲文學掾。曹操對使者說,“若覆盤桓,便收之”。司馬懿畏懼,只得就職。曹操讓他與公子往來遊處,歷任黃門侍郎、議郎、丞相東曹屬、丞相主簿等職。

《魏略》記載召闢過程有所不同。說是司馬懿好學,曹洪自以爲才疏,想讓司馬懿去幫助他,司馬懿恥於和曹洪來往,藉口病到拄柺杖的地步無法去見曹洪。曹洪記恨司馬懿,去跟曹操打小報告,曹操徵召司馬懿,司馬懿立刻扔了柺杖去見曹操爲其效命。

《晉書》記載曹操逐漸察覺司馬懿“有雄豪志”,又發現他有“狼顧之相”,心裏很忌諱。因此對曹丕說,司馬懿不是甘爲臣下的人,必會干預我們的家族之事。但因曹丕和司馬懿關係很好,而得以無事。

司馬懿先後擔任黃門侍郎、議郎、丞相東曹屬和丞相主簿,並跟隨曹操征討張魯。司馬懿見劉備剛剛奪取益州,腳跟未穩,勸曹操接着攻打劉備,曹操不聽。曹操班師後司馬懿跟隨曹操參加第三次濡須口之戰。

聯孫抗劉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司馬懿任丞相軍司馬,指出荊州刺史胡修粗暴、南鄉太守傅方驕奢,都不應派任駐守邊防,曹操未予重視;七月,關羽攻荊襄,圍魏將曹仁,水淹于禁七軍;胡、傅二人果然乘機降劉。

因漢獻帝在許都,距樊城很近,曹操感到威脅,爲避關羽鋒芒,一度準備遷都河北。蔣濟、司馬懿等人當時勸阻:“于禁是被洪水所淹,不是戰敗失守,所以國家大計並沒受損,現在遷都既示弱於敵,又使人心不安;劉備、孫權外親內疏,現在關羽得意,孫權必定更不高興,把這事告之孫權,坐山觀虎鬥,則樊城之圍自解”。曹操聽從他的計策,孫權果然派呂蒙襲取江陵,用假冒商船之計連破關羽設下的烽火臺,攻佔衆多城池,關羽只好回援,魏軍趁勢追殺,關羽損失大量兵馬,最終於麥城附近中東吳埋伏而敗亡。曹孫聯盟勝利,樊城之危解除。

徐晃擊退關羽後,曹操嫌惡荊州及附近百姓,想把他們都遷走。司馬懿認爲:“荊楚輕脫,易動難安。關羽新破,諸爲惡者藏竄觀望。今徙其善者,既傷其意,將令去者不敢復還。”曹操從之,沒有移民。藏竄逃亡者果然都復出歸化。

曹丕繼魏王位後,封河津亭侯,轉丞相長史。當時孫權率兵向西,朝議以樊城、襄陽無谷,不可以御,請召當時鎮襄陽的曹仁回宛。司馬懿說:“孫權新破關羽,這是想和魏結交的時候,必不敢爲患。襄陽是水陸之衝,禦寇要害,不可棄。”不被聽從。於是曹仁焚棄樊城、襄陽,孫權果然沒有來犯,曹丕悔之。曹魏代漢後,以司馬懿爲尚書。不久,轉督軍、御史中丞,封安國鄉侯。黃初二年(221年),遷侍中、尚書右僕射。

抵禦孫吳

黃初七年(226年),曹丕逝世。孫權得知後,於八月出兵攻魏。命吳左將軍諸葛瑾部兵分兩路進攻襄陽,親自率軍進攻江夏郡。孫權一路爲魏軍所敗,撤兵而走。司馬懿擊敗諸葛瑾,並斬殺吳將張霸,斬首千餘級。十二月,升任驃騎將軍。

擒斬孟達

司馬懿的軍事才略還表現在孟達叛魏事件上。孟達原爲蜀漢降將,曹丕命他守新城(今湖北房縣)。曹丕死後,孟達欲叛魏歸蜀。司馬懿偵知消息後,一方面寫信麻痹孟達,一方面遣軍進討,八日內行軍一千二百里。孟達給諸葛亮信中認爲司馬氏率軍來討,至少需要一個月時間,所以當司馬懿提前二十餘日趕來時,完全打亂了他的叛亂計劃。司馬懿前後總共只用了十六日,即破上庸,斬殺孟達。

抵禦蜀漢

魏太和四年(230年),曹魏派司馬懿由西城,張合由子午道,曹真由斜谷,三路進攻漢中,諸葛亮率軍西征,命李嚴率軍2萬赴漢中:44-45。合攻漢中,但因天雨而罷兵。

魏太和五年(231年)春,諸葛亮第四次北伐。魏明帝讓司馬懿駐紮長安。諸葛亮先是圍祁山,又招鮮卑軻比能響應。司馬懿命令費曜、戴凌等留四千兵守上邽,其餘兵力皆往祁山救援,司馬懿親率大軍前往隃麋。就在司馬懿以爲諸葛亮主攻祁山時,不料諸葛亮卻反其道而行,得知司馬懿大軍要來,分兵留攻祁山,自己卻率主力奇襲上邽,迎擊司馬懿。郭淮、費曜等出擊諸葛亮,卻被諸葛亮大敗。司馬懿與諸葛亮遇於上邽之東,諸葛亮不斷後撤將司馬懿引誘至滷城祁山。司馬懿既至,登山掘營,不肯戰。軍將領數次請戰,司馬懿都不準,被譏笑:“公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在衆將的一再要求下,五月十八日,司馬懿命襲擊蜀將王平所部,卻反遭諸葛亮逆襲,魏軍爲魏延、高翔、吳班等人所破,退保營寨。

司馬懿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他有哪些經歷? 第2張

六月,諸葛亮向漢中撤退,司馬懿命張合率軍追擊,張閤中箭身亡:235-236。(《魏略》)

魏青龍二年四月(234年),諸葛亮佔據渭河南武功五丈原,想北渡渭河,被大將郭淮阻攔而失敗。諸葛亮只能在渭河南與魏國大都督司馬懿對峙。由於戰術上的敗勢,司馬懿據險堅守,對峙百餘日後,蜀軍糧盡而自退。諸葛亮曾多次向司馬懿挑戰。司馬懿寫奏章向魏明帝請戰,明帝下令不許出戰,並派衛尉辛毗持符節制止魏軍:241。姜維對諸葛亮說:“辛佐治仗節而到,賊不復出矣。”諸葛亮說:“彼本無戰情,所以固請戰者,以示武於其衆耳。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苟能制吾,豈千里而請戰邪!”諸葛亮再派人至司馬懿軍中,司馬懿只向漢使詢問諸葛亮寢食和管理政事的繁雜,不過問軍旅之事。諸葛亮使者對司馬懿說:“諸葛公夙興夜寐,罰二十以上,皆親攬焉;所啖食不至三升。”司馬懿說:“亮將死矣。”其後,兩軍對峙一百多天。諸葛亮的北伐都以失敗告終。八月,諸葛亮終於病倒:242。劉禪派尚書僕射李福到前線去探望,回到成都時,諸葛亮在五丈原前線病逝,享年五十四歲:242-244。當楊儀等人整軍而還時,司馬懿得知蜀漢撤退,親自率兵來追;姜維見司馬懿追來,反旗鳴鼓,司馬懿不知諸葛亮已死,下令停止追擊,全軍返回:250。於是楊儀結陣而去,從容退進斜谷,百姓流傳一諺語:“死諸葛驚走生仲達。”:250司馬懿聽到後,說:“吾能料生,不便料死也。”:250(我能預料他活着的時候想做什麼,不能預料他死後想怎麼做。)司馬懿到諸葛亮駐軍營壘處所察看,感嘆說:“真是天下的奇才啊!”。追到赤岸,沒有追上蜀軍而退軍。此後,司馬懿成爲曹魏政權的中流砥柱,地位日益提高。次年正月戊子日(235年2月13日)升遷爲太尉。

平定遼東

青龍五年(237年),原魏遼東太守公孫淵自立爲燕王,置列百官,對抗朝廷。景初二年(238年)正月,魏明帝曹叡遣59歲的司馬懿率軍4萬,前往征討,途中司馬懿路過故鄉溫縣,會見父老鄉親,感慨萬千,做詩一首:“天地開闢啊曹魏代漢, 如同日月重新放射出光芒。 皇上賜給我絕佳的機會啊, 讓我仗劍討伐遠方。 橫掃叛賊公孫淵, 路過我可愛的家鄉。 剷除疆域中的一切敵人, 還遭受生靈塗炭的百姓以穩定和安寧。 大功告成我將請辭告老, 聽候皇上發落, 讓我在舞陽頤養。”六月進至遼水。

公孫淵急令大將軍卑衍、楊祚等人率步騎數萬,依遼水圍塹20餘里,堅壁高壘,阻擊魏軍。司馬懿採用聲東擊西之計,佯攻圍塹,而以主力隱蔽渡過遼水,直取公孫淵根據地襄平,迫使敵軍放棄圍塹回軍救援襄平。司馬懿督軍回首山,迎戰敵援軍,三戰皆捷,遂乘勝進圍襄平。

司馬懿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他有哪些經歷? 第3張

當初公孫淵聞魏軍來攻,曾求救於孫權,孫權也出兵爲其聲援,並寫信給公孫淵說:“司馬懿善用兵所向無前,深爲弟憂也。”

適逢連降大雨,遼水暴漲,平地數尺,魏軍恐懼,諸將思欲遷營。司馬懿下令有敢言遷營者斬,都督令史張靜違令被斬首,軍心始安。公孫淵軍乘雨出城,魏將領請求出擊,司馬懿不予採納。一月有餘,雨停,水漸退去。魏軍完成對襄平的包圍,起土山、挖地道、造樓車、鉤梯等攻城器具,晝夜強攻。守軍糧食將盡,軍心動搖,楊祚等先降。

八月,襄平城破,公孫淵率數百騎兵突圍,被殺於樑水。司馬懿把襄平城內平民男子年十五已上七千餘人以及公孫淵政權官員將軍等二千餘人全部殺死,並將屍體堆積起來,號稱“京觀”。遼東四郡爲魏所據。

誅殺曹爽

曹操封魏王后,以司馬懿爲太子中庶子以佐助曹丕。曹丕臨終時,令司馬懿與曹真等爲輔政大臣,輔佐魏明帝曹叡。明帝時,司馬懿屢遷撫軍大將軍、大將軍、太尉等要職。明帝崩,託孤幼帝曹芳以司馬懿和曹爽。

曹芳繼位後,曹爽最初因司馬懿德高望重,像對父親一樣對他,不敢自專。但不久曹爽聽親信丁謐之謀,排擠司馬懿,明升暗降,遷他爲無實權的最高虛銜太傅,自己專擅朝政。正始十年(249年),司馬懿趁曹爽陪曹芳離洛陽至高平陵掃墓,發動政變並控制京師,將曹爽族滅。自此曹魏軍權政權落入司馬氏手中,史稱高平陵之變,又稱正始之變。司馬懿時年70歲。

事後,司馬懿被冊命爲丞相,進爵安平郡公,增食邑萬戶,羣臣奏事不得稱名,但他上書十餘次辭讓,故其官爵仍爲太傅、舞陽侯。朝廷加他九錫,仍然辭而不受。雖然表面謙遜,司馬懿的架子十分大。奪權之後司馬懿藉口生病連皇帝曹芳都不去朝見,遇到國事,皇帝曹芳反而要去司馬懿宅邸親自詢問司馬懿。

嘉平二年(250年),皇帝曹芳下詔在曹魏首都洛陽設立司馬懿的家廟。

王凌之亂

嘉平三年(251年)太尉王凌與外甥兗州刺史令狐愚密謀廢立,迎曹操子曹彪登帝位。陰謀泄漏,司馬懿夷王凌、令狐愚三族,並賜死57歲的曹彪,爲史載壽春三叛之一。之後司馬懿把曹魏宗室遷至鄴監視,不准他們結交他人。

身後

嘉平三年(251年),司馬懿病逝,享年72歲。承其遺願,辭讓郡公和殊禮,不樹不墳,不設明器,葬於首陽山。諡文(舞陽文侯),後改宣文(舞陽宣文侯)。264年,子司馬昭獲封晉王,旋即追尊司馬懿爲晉王,諡號宣王。265年,孫司馬炎稱帝,建立西晉,追尊爲皇帝,廟號高祖,諡號宣皇帝。

治國之道

司馬懿在上邽興屯田,京兆、天水、南安興冶鐵,穿成國渠,築臨晉坡使雍涼足食,並有餘力供給關中不足。後來又大興屯田於淮北,穿廣槽渠。

司馬懿曾向曹操建議軍事屯田制,而曹操採納後不久便病逝了(曹操死前已經有屯田制)。管理軍屯的主要官吏——度支中郎將、度支校尉、度支都尉等官員,都是在曹丕稱帝后的黃初年間(220—226年)設置的。所以,事實上軍屯的推廣在曹丕時期。曹魏軍屯其主要基地設置在和孫吳、蜀漢對立的地帶(淮河南北以及上邽、長安、槐裏、陳倉等地),而這裏基地的開創都經過司馬懿的督工:

太和四年,司馬懿上表建上邽軍屯。主持具體事宜的是度支尚書、司馬懿的三弟司馬孚。

青龍元年(233年),司馬懿興修水利,而“開成國渠,自陳倉至槐裏築臨晉陂,引汧洛溉舄鹵之地三千餘頃”使得‘國以充實’。

青龍三年(236年),關東饑荒,司馬懿調5百萬斛粟運往洛陽,足見關中存有大量糧食。

曹操時魏國就曾“開募屯田於淮南”(《三國志·魏書·倉慈傳》),但僅是民屯。正始二年(241),司馬懿主持對吳作戰時,始與鄧艾籌劃在淮南淮北創建軍屯。。正始四年(243),司馬懿又‘在於積穀,乃大興屯田,廣開淮陽、百尺二渠,又修諸陂於潁之南北,萬餘頃。自是淮北倉庾相望,壽陽至於京師,農官屯兵連屬焉。’‘因欲廣田積穀,爲兼併之計,乃使鄧艾行陳、項以東,至壽春地’(《晉書·食貨志》),使得‘遂北臨淮水,自鍾離而南橫石以西,盡沘水四百餘里,五里置一營,營六十人,且佃且守。兼修廣淮陽、百尺二渠,上引河流,下通淮潁,大治諸陂於潁南、潁北,穿渠三百餘里,溉田二萬頃,淮南、淮北皆相連接。自壽春到京師,農官兵田,雞犬之聲,阡陌相屬’。

在識拔人才上,司馬懿從寒門中提拔鄧艾、王基、州泰、賈越等人,如虞預所說,經略之纔可謂遠矣。

景初二年(238年),司馬懿遠征遼東。時曹魏大修宮室,加上軍用物資,以至百姓飢弊。出征前,司馬懿勸明帝說:“昔周公營洛邑,蕭何造未央,今宮室未備,臣之責也。然自河以北,百姓困窮,外內有役,勢不併興,宜假絕內務,以救時急。”司馬懿勸諫曹叡不要大修宮殿勞民傷財,以保國之根本。曹叡死後他奏請罷修宮室,雕玩物之人力,節用務農,使天下欣賴。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