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列強哄搶圓明園的時候爲何清朝百姓也跟着搶呢?

列強哄搶圓明園的時候爲何清朝百姓也跟着搶呢?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5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圓明園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淀區,與頤和園緊相毗鄰。它始建於康熙26年(1709年),由圓明園、長春園、綺春園三園組成。清朝康熙帝把該園賜給四子胤禛(後來的雍正帝),並賜名圓明園。經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五位皇帝150多年的經營,集中了大批物力,役使了無數能工巧匠,傾注了千百萬勞動人民的血汗,把它精心營造成一座規模宏偉、景色秀麗的離宮。清朝皇帝每到盛夏就來到這裏避暑、聽政,處理軍政事務,因此也稱“夏宮”。

火燒圓明園,歷史上圓明園遭到劫掠的事曾發生過兩次,第一次爲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英法聯軍入侵北京時,第二次爲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時入侵北京,爲消贓滅跡,掩蓋罪行而再次火燒圓明園。

火燒圓明園在狹義上指焚燒圓明園,廣義概念焚燒範圍不僅只是圓明園一處,而是京西的皇家三山五園等,即萬壽山、玉泉山、香山三山,清漪園、圓明園、暢春園、靜明園、靜宜園五園,其焚燬的範圍及程度遠遠比圓明園大得多。

圓明園文物被掠奪的數量粗略統計約有150萬件,上至中國先秦時期的青銅禮器,下至唐、宋、元、明、清歷代的名人書畫和各種奇珍異寶。所以,圓明園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現僅存建築遺址,並建立圓明園遺址公園。

法國著名作家維克多·雨果在《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中對英法聯軍第二次鴉片戰爭後火燒圓明園的暴行進行強烈地譴責,正如雨果所描繪和抨擊的那樣:有一天,兩個來自歐洲的強盜闖進了圓明園。一個強盜洗劫財物,另一個強盜在放火……將受到歷史制裁的這兩個強盜,一個叫法蘭西,另一個叫英吉利。

咸豐十年(1860年)8月,英法聯軍攻入北京。從第二天開始,軍官和士兵就瘋狂地進行搶劫和破壞。爲了迫使清政府儘快接受議和條件,英國公使額爾金、英軍統帥格蘭特以清政府曾將英法被俘人員囚禁在圓明園爲藉口,命令米啓爾中將於10月18日率領侵略軍三千五百餘人直趨圓明園。

英法聯軍一萬八千餘人在北京城郊駐留了50多天,除圓明園外,清漪園、玉泉山、香山、暢春園等皇家園林均被付之一炬,大批士兵將財物搜刮一空,清朝皇室珍藏多年的寶貝從此流落海外。

列強哄搶圓明園的時候爲何清朝百姓也跟着搶呢?

然而根據一些清朝史料記載,英法聯軍在進駐圓明園後,見到富麗堂皇的宮殿很是羨慕驚歎,起初並沒有動手。令士兵們意外的是,一些太監和宮女卻趁着這個機會,偷偷抱着一些物品外逃。次日,一些膽大的老百姓也聞風而動,紛紛進來搶東西。當然,他們並不敢去有外國士兵駐紮的宮殿,只是隨便拿了些瓷器、氈毯和擺設。

士兵們看着老百姓的行爲也躍躍欲試,畢竟財帛動人心。幾天後,英法聯軍召開軍官會議後最終決定動手,圓明園迎來了百年浩劫。

當時老百姓搶掠圓明園的動機有四種可能。

列強哄搶圓明園的時候爲何清朝百姓也跟着搶呢? 第2張

第一,咸豐皇帝已經棄城逃跑,此時的京師雖有大臣駐守,但在外軍入侵的大環境下,偏遠的京郊一帶自然會出現混亂,發現圓明園無人值守後,住在附近的村民自然就會打皇帝家產的主意。

其次,無論是滿族還是漢族百姓,都有一種普遍心理——與其所有東西都被洋鬼子搶去,不如自己人拿着用,因此羣起鬨搶。但又因爲懼怕英法聯軍,故而只敢搶掠太監、宮女等人的住房。

第三,就是因爲窮。畢竟許多老百姓都在溫飽線上掙扎,能有機會撈點兒家當,誰都不會輕易放過。

第四就是想拿點兒皇家的東西沾沾福氣,畢竟對底層百姓而言,皇帝就是“天子”,皇家用品自然擁有特殊的作用。

基於以上原因,才造成了圓明園先被中國人搶掠的現象。其實這在中國歷史上也不是什麼先例,比如李自成進北京,城中百姓也參與了搶奪財物的“狂歡盛宴”。項羽火燒阿房宮三月不滅,一場大火能燒三月,恐怕也有趁火打劫的人故意爲之,畢竟阿房宮是富得流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