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劉備去世後,諸葛亮與東吳再度結盟是何原因?

劉備去世後,諸葛亮與東吳再度結盟是何原因?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6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小編知道讀者都很感興趣諸葛亮的故事,今天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夷陵之戰後,劉備是不可能滅掉東吳了,孫權卻考慮過要不要乘勝追擊,但是一看形勢,他不得不放棄這個想法。

《三國志·吳書·陸遜傳》載:又備既住白帝,徐盛、潘璋、宋謙等各競表言備必可禽,乞復攻之。權以問遜,遜與朱然、駱統以爲曹丕大合士衆,外託助國討備,內實有奸心,謹決計輒還。無幾,魏軍果出,三方受敵也。

曹丕的反應雖然慢了點,在夷陵之戰時接受孫權的稱臣,給了孫權跟劉備掐架的機會,而不是趁機下手,但他也不傻,反應過來後就要出手教訓東吳。

魏蜀吳說是三分天下,可曹魏的體量完全可以一挑二,而蜀漢和東吳單挑曹魏都夠嗆,更別提加上另外一家。

劉備去世後,諸葛亮與東吳再度結盟是何原因?

曹丕的這次南征沒能對東吳造成多大的傷害,但也足以給孫權敲響警鐘,兩弱相爭,得利的只會是強者,這種教訓,體會一次就夠了。

《三國志·蜀書·先主傳》載:冬十月,詔丞相亮營南北郊於成都。孫權聞先主住白帝,甚懼,遣使請和。先主許之,遣太中大夫宗瑋報命。

《三國志·吳書·吳主傳》載:十二月,權使太中大夫鄭泉聘劉備於白帝,始復通也。

《三國志·蜀書·鄧張宗楊傳》載:先是,吳王孫權請和,先主累遣宋瑋、費禕等與相報答。

根據記載,孫權首先伸出橄欖枝,在公元222年末派人求和,劉備同意了,雙方開始恢復外交往來。不過此時劉備已經處於生命的最後時光,跟孫權講和已經是他的極限,跟孫權再度聯盟?他沒那功夫也沒那心思。

223年四月劉備去世後,諸葛亮成了蜀漢的實權人物,要不要跟東吳聯盟這種國家大事,被擺上了他的案桌。

從隆中對起,諸葛亮的外交主張一直都是“聯吳抗曹”,尤其是此時,蜀漢最主要的目標是北伐,絕不能把有限的國力投入到攻打東吳這種鷸蚌相爭的事情上面。

爲此,諸葛亮派鄧芝出使東吳,“因結和親,遂爲與國。”而鄧芝在和孫權的會面中,明確解釋了吳蜀聯盟的特性。

《三國志·蜀書·鄧張宗楊傳》載:權謂芝曰:“若天下太平,二主分治,不亦樂乎!”芝對曰:“夫天無二日,土無二王,如並魏之後,大王未深識天命者也,君各茂其德,臣各盡其忠,將提枹鼓,則戰爭方始耳。”

劉備去世後,諸葛亮與東吳再度結盟是何原因? 第2張

無論是孫權還是諸葛亮,對吳蜀聯盟的本質都是心知肚明的,畢竟孫權已經背過一次盟了,再度聯合只是形勢所逼,這種聯盟只是權宜之計,要是北伐成功,雙方勢必要開打!

如此脆弱的聯盟,甚至在北伐全無進展之時就險些破裂,那就是孫權的稱帝之舉。

蜀漢的立國輿論是曹丕篡了漢朝,自己繼承漢統,剿滅漢賊爲蜀漢第一要務,可現在孫權也稱帝了,也成了漢賊,漢怎能與賊相結盟?

爲了解決這個問題,諸葛亮也是費了不少力氣,寫出一篇《絕盟好議》,分析厲害,告訴蜀漢君臣:形勢比人強,爲了抗魏,漢也只得暫時與賊結盟。

《漢晉春秋》載:“若就其不動而睦於我,我之北伐,無東顧之憂,河南之衆不得盡西,此之爲利,亦已深矣。權僣之罪,未宜明也。”乃遣衛尉陳震慶權正號。

諸葛亮從國家利益出發,指出吳蜀聯盟存在的必要性,就算東吳不出力,可只要他們存在,曹魏就得分兵駐守東部,蜀漢可以全力北伐,於是這場爭議最終以漢爲賊祝賀而告終,吳蜀聯盟也一直延續到了蜀漢滅亡,因爲蜀漢一直沒能北伐成功。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