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諸葛亮缺糧,他爲什麼不燒掉司馬懿的糧草?

諸葛亮缺糧,他爲什麼不燒掉司馬懿的糧草?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8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了諸葛亮的一些趣事,歡迎閱讀評論。

公元228年到234年,蜀漢丞相諸葛亮五次北伐中原,卻皆以失敗而告終。第一次北伐,是因兵敗而失利;第五次北伐,是因諸葛亮病逝而中止;而其他三次北伐,均是因爲糧草供應不濟而撤軍。對此,有人提出疑問,既然諸葛亮沒有糧草,爲何不學習曹操,直接燒掉司馬懿。沒有糧草,司馬懿就只能放棄固守,與諸葛亮正面交戰。但從歷史記載來看,打正面,司馬懿根本不是諸葛亮對手。

由此有人搬出陳壽對諸葛亮的評價:“治戎爲長,奇謀爲短。”相對於變詐的曹操,諸葛亮在奇謀方面還是差了不少。

在官渡之戰中,曹操以一萬疲敝之兵對陣袁紹的河北十萬雄兵。《魏書》記載:

官渡之役,四方瓦解,遠近顧望。公與紹相拒連月,雖比戰斬將,然衆少糧盡,士卒疲乏。

太祖與紹相持日久,百姓疲乏,多叛應紹,軍食乏。

諸葛亮缺糧,他爲什麼不燒掉司馬懿的糧草?

可以說,曹軍在當時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就在這時,袁紹的謀士許攸突然來投靠,並帶來一個重大消息——袁紹軍的糧草大多存放於烏巢。因此曹操當機立斷,立即帶領5000兵馬奇襲烏巢,並擊潰了敵將淳于瓊,將烏巢糧草燒個乾淨。失去了糧草,袁軍不戰自潰,超過7萬士兵死於非命。而這一戰,也奠定了曹操統一北方的基礎。

那麼,諸葛亮爲何不學習曹操焚燬糧草的策略呢?這並不是諸葛亮不會燒糧草,而是因爲他有一個更爲高明的策略。

建興九年(231年),諸葛亮第四次北伐,漢軍包圍了祁山。面對諸葛亮,魏軍主將司馬懿選擇固守戰術,準備將漢軍拖垮。正所謂“蜀道難,難以上青天”。在古代,運糧本來就是個困難事,更何況在蜿蜒崎嶇的蜀道?

就在司馬懿打着如意算盤,坐看蜀軍糧盡退兵之時,諸葛亮卻玩出了一個騷操作。首先,諸葛亮命王平繼續攻打祁山,而自己則帶領主力北上上邽城。

王夫之認爲:“蜀軍利於山戰,不利於平原曠土”。由於漢軍以步兵爲主,對陣曹魏騎兵或許並不佔優勢。因此,司馬懿對於糧倉上邽並未投入太多兵力,只讓費曜郭淮帶領4000士兵把守這裏。誰知諸葛亮帶着步兵甩開山川地利,大搖大擺地在平原上行軍,就像在自家後花園一樣。

在諸葛亮的攻擊下,人數佔劣勢的魏軍大敗,丟下麥田就走。

諸葛亮缺糧,他爲什麼不燒掉司馬懿的糧草? 第2張

如果換做曹操,或許會趕緊將麥田裏的莊稼全部毀掉,以免敵方主力來救。但是諸葛亮卻不然,他不慌不忙地在上邽駐紮了下來,並命令手下割麥充作軍糧。

《孫子兵法》有云: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糧不三載;取用於國,因糧於敵,故軍食可足也。”

也就是說,作戰中有兩種補給方式,一種是從本國運糧,另一種是從敵人手中繳獲,因糧於敵。前者勞民傷財,不僅損耗國力,而且給百姓增添負擔,同時糧道還容易被敵人切斷。因此在孫子看來,從敵人那裏繳獲糧食更好,一方面能夠足食足軍,另一方面還削弱了敵人。

因此孫子評價道:“故智將務食於敵,食敵一鍾,當吾二十鍾;萁稈一石,當吾二十石。”也就是說,吃掉敵軍一鐘的糧食,相當於敵人損失了二十鍾。因此諸葛亮奪取上邽之麥的奇謀,不愧爲智將之所爲。

得知諸葛亮割走上邽之麥,司馬懿大驚失色。相對於漢軍,魏軍的補給確實方便一些,但未必好多少。關西地區在西漢時期堪稱富庶。但是由於東漢末年的戰亂,整個關西已經被董卓、李榷、郭汜等亂臣賊子糟蹋地殘破不堪。若要在隴右、關中維持十萬大軍,不僅需要就地徵集,還要靠洛陽的輸送,缺一不可。

諸葛亮的割麥之謀造成什麼後果呢?原本氣定神閒的司馬懿竟然慌了。原來,魏軍也開始缺糧。根據《三國志·郭淮傳》記載:

“是時,隴右無谷,議欲關中大運。”

也就是說,曹魏隴右前線已經沒有糧食了,必須從關中轉輸。爲了緊急籌措糧食,郭淮還不得不向羌人借糧食(淮以威恩撫循羌、胡,家使出谷,平其輸調,軍食用足:淮以威恩撫循羌、胡,家使出谷,平其輸調,軍食用足)這才稍稍穩住了軍隊。

諸葛亮有糧,司馬懿無糧。原本的態勢是諸葛亮進攻,司馬懿固守。如今攻守之勢逆轉,司馬懿進攻,諸葛亮來防守。如果不擊敗諸葛亮,司馬懿遲早會因糧盡而崩潰。因此,諸葛亮和司馬懿在滷城進行了決戰。

對陣諸葛亮,司馬懿本就是守有餘而攻不足。若要兵對兵、將對將式的正面對決,司馬懿完全不是諸葛亮對手。因此諸葛亮從容地將軍隊分成兩部分,他讓王平在南圍方向抵住張郃的進攻。他自率主力對陣司馬懿。

他利用司馬懿急於求勝的心理,稍稍向後退了一步。隨後又派魏延、高翔、吳班等人逆擊司馬懿,斬獲獲甲首三千級,玄鎧五千領,角弩三千一百張。要知道在古代,不是所有士兵都能披甲的。由此可見,司馬懿的精銳中軍,受到了嚴重打擊。因此只能灰溜溜地“還保營”。

在第四次北伐中,諸葛亮吸取了前面的教訓,奇謀百出,將司馬懿狠狠教訓了一頓。雖然他已經做到了極致,但是李嚴卻因爲自己的私心和失誤,沒有及時供應糧草,導致漢軍無法擴大戰果,只能選擇撤軍。若李嚴及時運糧,第四次北伐必然會取得相當的勝利。

在第五次北伐中,司馬懿終於學乖了,他再也沒有一絲懈怠,不給諸葛亮任何趁虛而入的機會。然而諸葛亮又祭出一個騷操作,在魏國領土上屯田,準備和司馬懿一直耗下去。然而諸葛亮卻天不假年,最終病逝於定軍山,導致第五次北伐中道而卒。其實在當時,蜀軍並不缺糧,只能說司馬懿撿了一條命。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