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上的今天 > 唐中宗李顯:一位“作死”的皇帝

唐中宗李顯:一位“作死”的皇帝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5.6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唐朝的歷史上有這樣一位皇帝,他被冠以“作死”之名,行事大膽,作風奇特。他多次頂撞母后,兩次被廢,卻又兩度登基。他便是唐中宗李顯

唐中宗李顯:一位“作死”的皇帝

李顯是唐高宗李治武則天的第七個兒子,金輪皇帝。他景龍四年(710年)五月辛丑日,李顯被韋皇后李重茂聯手毒殺,終年55歲,諡號景雲,葬於定陵。

唐中宗李顯:一位“作死”的皇帝 第2張

李顯一生中多次頂撞母后武則天,因此被廢爲廬陵王,先後均被軟禁於均州、房州等地。在此期間,李顯謹小慎微,低調行事,儘量避免與看守官員發生衝突。他的謹小慎微最終得到了回報。神龍政變爆發,李顯再次登基,重返皇位。

唐中宗李顯:一位“作死”的皇帝 第3張

然而,重返皇位的李顯並沒有改變他的作風。他任用韋后之兄韋執誼爲相,致使朝政紊亂。對於這一切,韋后不僅不勸諫李顯,反而藉機大加干預朝政。李顯的“作死”行爲引起了朝臣的不滿,他們紛紛上書勸諫。面對衆人的勸諫,李顯非但不聽,反而更加放縱。

李顯的“作死”行爲最終導致了他的死亡。景龍四年(710年),李顯打算將皇位禪讓給太子李重茂,而自己被稱爲太上皇。然而,這一決定遭到了韋后和安樂公主的反對。她們認爲,一旦李重茂登基,自己就無法干預朝政。於是,她們決定發動政變,除掉李顯。最終,李顯被韋皇后和李重茂聯手毒殺,終年55歲,諡號景雲,葬於定陵。

李顯的“作死”行爲並非出於私心或貪慾,而是出於一種追求自由和個性解放的態度。他不願意受到束縛,也不願意被任何人控制。他希望自己能夠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而不是被他人左右。這種態度在當時的社會中是極爲罕見的,因爲大多數人都受到嚴格的等級制度和傳統禮儀的束縛。因此,李顯的行爲被視爲一種叛逆和反叛,他被視爲一個不守規矩、不尊重權威的人。然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李顯的“作死”行爲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種對自由和個性的追求,他試圖打破束縛和限制,實現自我價值和自我認同。

李顯的“作死”行爲也反映了他對權力和控制的渴望。他希望自己能夠掌控一切,而不是被他人控制。他任用韋后之兄韋執誼爲相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韋執誼是一個無能之輩,他的任用使得朝政紊亂。然而,李顯卻對他信任有加,這種行爲使得他在朝臣中失去了威信。李顯的這種對權力和控制的渴望也導致了他最終的悲劇結局。

總的來說,李顯是一個充滿矛盾和複雜性的人物。他的“作死”行爲既反映了他對自由和個性的追求,又反映了他對權力和控制的渴望。他的行爲使得他在當時的朝野間聲名狼藉,但也使他成爲一個具有啓示性的人物,他的故事向我們展示了權力的危險性和追求自由與個性的重要性。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