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上的今天 > 歷史上的今天9月23號 徐錫麟等創辦大通學堂

歷史上的今天9月23號 徐錫麟等創辦大通學堂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7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1905年9月23日 (乙巳年八月廿五)徐錫麟等創辦大通學堂

在111年前的今天,1905年9月23日 (農曆八月廿五),徐錫麟等創辦大通學堂。

1905年9月23日(距今111年),由徐錫麟、陶成章等光復會成員創辦的紹興大通學堂開學。光復會成立後,主張以暗殺、暴動爲手段進行革命。爲了培訓其成員,陶成章、龔寶銓、徐錫麟等在浙江紹興城內擇地辦學,推徐錫麟爲監督,黃怡爲校長。招收來自金華、處州、紹興各府的會黨成員,對他們進行短期的革命教育和軍事訓練,以培訓革命骨幹。並擬定規約:“凡本學堂卒業者,即受本學校辦事人之節制;本學校學生,鹹爲光復會會友”。

歷史上的今天9月23號 徐錫麟等創辦大通學堂

徐錫麟

大通師範學堂只設體操專修科,分特別、普通兩班。特別班是會黨志士;普通班一部分是會黨成員,一部分是進步青年,兩班所授課程主要是兵式體操和器械體操。此外,也酌情兼授國語、英語、日語、教育學、倫理、算術、地理、生物、圖畫等課程。學生畢業後,由清廷發給文憑,而在文憑的背面,學校則記上革命組織的暗號。學校大廳懸一聯雲:“十年教訓,君於成軍,溯數千年祖雨宗風,再造英雄于越地”;下聯雲:“九世復仇,春秋之義,願爾多士修鱗養爪,毋忘寇盜滿中原”。

 1930年9月23日 (庚午年八月初二)北平國民政府遷都太原

在86年前的今天,1930年9月23日 (農曆八月初二),北平國民政府遷都太原。

從1928年國民黨在形式上統一全國後,內部的蔣介石系、桂系、馮玉祥系、閻錫山系、張學良系矛盾日益突出。1929年爆發了蔣桂、蔣馮等幾次派系戰爭,桂系、馮玉祥等反蔣派紛紛敗北。1930年春,各反蔣派集聚太原,共商討蔣,通電要求蔣介石下野,由閻錫山任中華民國陸海空軍總司令,馮玉祥、張學良、李宗仁任副總司令。4月1日,閻錫山、馮玉祥、李宗仁宣佈就陸海空軍總司令、副總司令職。5月,反蔣派同蔣介石派的中原大戰爆發。就在戰爭的膠着中,8月7日,汪精衛在北平主持召開了包括汪精衛改組派、西山會議派和閻、馮、桂系代表參加的“中國國民黨中央黨部擴大會議”,決定組織國民政府。9月1日,“擴大會議”第五次會議通過了國民政府組織大綱,並推定閻錫山、馮玉祥、汪精衛等7人爲委員,閻錫山爲主席。

歷史上的今天9月23號 徐錫麟等創辦大通學堂 第2張

時任中華民國陸海空軍總司令的閻錫山

1930年9月23日(距今86年),北平國民政府遷都太原。

第四個國民政府——北平國民政府。

迷信的閻錫山將北平國民政府成立的時間定在9月9日9時9分,再加上是民國9年,湊成了五各“9”,寓意封建帝王的九五之尊。北平國民政府的成立,再次形成並立對峙的兩個國民政府。9月18日,張學良通電支持蔣介石,揮師入關,23日和平接受北平。“擴大會議”遷往太原,10月27日完成公佈了《中華民國約法草案》,即所謂的“太原約法”。11月4日,閻錫山、馮玉祥通電下野。北平國民政府瓦解。由於北平國民政府是唯一被國民黨內部的武力解決的,南京國民黨中央在當時以及以後都未以任何形式的承認。

  1949年9月23日 (己丑年八月初二)蘇聯研製成功原子彈

在67年前的今天,1949年9月23日 (農曆八月初二),蘇聯研製成功原子彈。

1949年9月23日(距今67年),美國總統杜魯門的內閣在週末會議上收到一條令人震驚的消息,杜魯門宣佈:“我們有證據說明就在近幾周內蘇聯爆炸了一顆原子彈。”美國國務卿迪安-艾奇遜說這條情報表明蘇聯已經研製成一顆原子彈。成爲世界上第二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

歷史上的今天9月23號 徐錫麟等創辦大通學堂 第3張

美國政府迅速採取行動,以阻止一場危機的爆發。“美國人民對此態度越冷靜越好”,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奧馬爾-佈雷德利將軍說。“4年前我們就預料到了這一點,因此它不會改變我們的基本防務計劃。”杜魯門決心使美國的原子彈控制在民衆手中,他再次呼籲對原子能進行國際控制。

一位美國空軍發言人在倫敦說,部署在英國的B-29型轟炸機“很可能”被B-50型飛機所取代,因爲B-50型飛機能夠運載原子彈。

  1969年9月23日 (己酉年八月十二)中國成功地進行了首次地下核試驗

在47年前的今天,1969年9月23日 (農曆八月十二),中國成功地進行了首次地下核試驗。

地下核試分爲平洞和豎井兩種,中國原定於1960年5月9日(距今56年)首次進行平洞試驗,但爲了更快取得實用導彈彈頭,並集中力量研製氫彈,這次試驗改爲測量彈頭威力和性能的大氣層試驗,直到1969年9月23日00∶15時才首次進行平洞核試驗。1978年12月17日的第二次平洞核試驗取得大量重要數據,對後來的地下核試驗貢獻良多。1976年10月17日的第三次平洞核試首度在花崗岩內進行。1984年12月19日的第五次平洞核試是中子彈的首次原理實驗。這顆驗證彈圓滿成功併爲全面突破中子彈技術瓶頸和首次中子彈核試驗打下了基礎,並在時程上反駁了美國對中國“竊取”中子彈機密的指控。

中國在1967年4月選定羅布泊西北的辛格耳爲豎井核試驗場,這種方式是地下核試驗的主要類型。1975年4月鑽成深300公尺,直徑2.5公尺的第一口花崗岩豎井,但直到1978年10月14日09∶00時才首次豎井核試驗成功。1980年10月16日的大氣層核試驗後,後來的中國核試全面轉入地下;包括中子彈和近年的核試,也都採用豎井方式。在60年代至70年代,由於對科學規律認識不充分,中國有3次核試全部或局部失敗,但比例並不高。

歷史上的今天9月23號 徐錫麟等創辦大通學堂 第4張

從1964年11月2日起,外國開始記錄羅布泊地震數據,從全球標準化地震研究網和地震聯合研究機構等地震記錄,可獲得特定的波形,有部分地震站定期向美國國家地震資訊中心和美國國際地震中心報告。90年代中期,美國利用電腦程序一天三次自動訪問國家地震資訊中心的數據庫,監控中國的核試驗情況。西方自1972年10月3日開始利用商業衛星偵察羅布泊核試驗場,採用多光譜掃描、反射束光導攝像管、地形測繪儀、高解析度照相機、紅外偵察儀器、航天飛機的合成孔徑雷達等,宇航員也進行人工攝影。羅布泊在北部以西約2300公里,曾選擇甘肅敦煌以西,新疆羅布泊以北4個地點,中俄兩國專家都認爲敦煌以西160公里的地區最好。核試驗場分3個區。馬蘭科學城位於試驗場西北,在兩條幹線公路交匯點附近是主要指揮所和技術人員居住區。馬蘭西北幾十公里有一個保密研究所,即核試驗中心,三面環山,有一條對外公路。核試驗在試驗場東南方距馬蘭不遠的沙漠中進行。中央分區在馬蘭分區和東南分區之間,是地下核試驗場,但早年也進行過幾次低當量地面核試驗。中央分區又分爲3個地下核試驗區;南部試驗區在大山中;1969年9月22日和1975年10月27日的頭2次地下核試驗就在此進行。這兩次核試驗檢驗了地下核爆炸的封閉技術。這兩次試驗後,平洞核試驗轉移到西部試驗區,這個試驗區的核試驗都是低當量的,在試驗的同時也檢驗了地震武器的試驗數據和核試場的安全性、合理性。中子彈的原理性試驗和首次試爆都是在此進行的。東部試驗區是西山之間的一塊低斜坡地,進行深豎井地下核試驗。近年的核試驗有很多在此進行,包括東風-41的彈頭試驗。

  1993年9月23日 (癸酉年八月初八)鄧小平關於香港問題的談話發表

在23年前的今天,1993年9月23日 (農曆八月初八),鄧小平關於香港問題的談話發表。

新華社1993年9月23日發表的《我們對香港問題的基本立場》,是1982年9月24日鄧小平會見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時的談話。

鄧小平在談話中指出,我們對香港問題的基本立場是明確的,主要有三個問題。

歷史上的今天9月23號 徐錫麟等創辦大通學堂 第5張

1982年9月,鄧小平與撒切爾夫人討論香港問題

一是主權問題,應該明確1997年中國將收回香港;二是1997年後中國採取什麼方式來管理香港,繼續保持香港繁榮,明確香港仍將實行資本主義,現行的許多適合的制度要保持;第三是中國和英國兩國政府要妥善商談如何使香港到1997年不出現大的波動,不單單是兩國政府,而且包括政府要約束廠商和各行各業,不要做妨礙香港繁榮的事。如果在過渡時期內香港發生嚴重的波動,中國政府將被迫不得不對收回的時間和方式另作考慮。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