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揭祕:唐玄宗時期的張巡是千古名將還是衣冠禽獸?

揭祕:唐玄宗時期的張巡是千古名將還是衣冠禽獸?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1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張巡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中唐時期的張巡到底是“千古名將”還是“衣冠禽獸”?我們今天來說說這事。“千古名將”是對將領軍事能力的讚譽,而“衣冠禽獸”則是對行爲卑劣、道德敗壞的人的指責。看似矛盾的兩個側面有時候卻並存在一個人身上。唐朝的張巡,就是這麼一個即是千古名將,又算衣冠禽獸的名臣。

說張巡是千古名將,是因爲他正如韓愈在《張中丞傳後敘》中所寫,“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盡之卒,戰百萬日滋之師,遮蔽江淮,沮遏其勢。天下之不亡,其誰之功也”。張巡作爲安史之亂時期的朝臣,臨危受命,用幾千士卒守護了大唐一方安危。

揭祕:唐玄宗時期的張巡是千古名將還是衣冠禽獸?

唐玄宗開元末年(741),張巡考中進士,開啓仕途。不久,張巡以太子通事舍人的身份出京,前去清河縣(今河北清河)任縣令。任期滿後,張巡迴到長安,卻因爲不願投靠得勢的楊國忠而再次出京,前去真源縣(今河南鹿邑)再任縣令。

唐玄宗天寶十四年(755),安史之亂爆發。安祿山聲勢浩大,勢如破竹,很快定都洛陽,國號“大燕”。大唐不少州縣的縣令、太守都不戰而降。此時張巡正在真源縣任職。而他的上司、譙郡太守楊萬石,在風雨飄搖的時候,卻選擇了投降。

得知上司叛變,張巡對楊萬石要他接應燕軍的命令置之不理,還率領手下官吏和百姓前去當地的玄元皇帝祠哭訴楊萬石的罪行。之後,張巡在真源縣起兵對抗燕軍,得到千餘人的支持。在這時,張巡從一個文官轉變爲了一位武將,開啓了他的軍戎歲月。張巡能被稱爲“千古名將”,正是因爲他在雍丘、寧陵和睢縣三地建立了卓越軍功。

他的第一功,是以少勝多,多次大敗燕軍。在雍丘時,張巡組織兩千多名唐軍,對抗近六萬燕軍,仍堅守兩個多月,擊退敵人三百多次;離開雍丘進入寧陵期間,張巡率三千多人擺脫兩萬多燕軍的圍攻;在睢陽時,燕軍十幾萬人圍攻唐軍,唐軍反抗二十多次,未曾放棄。

揭祕:唐玄宗時期的張巡是千古名將還是衣冠禽獸? 第2張

他的第二功,是靈活的運用了多種戰術,指揮得當。燕軍要登城樓,張巡就派人把蒿草結成束,澆上油,點燃之後往燕軍身上砸;唐軍缺箭,張巡就讓人把稻草紮成人形,吊在城牆外,誘騙燕軍射箭;唐軍缺糧,他就用調虎離山之計,轉移燕軍視線,再跑去搶燕軍的糧食……正是在張巡一個接一個的計謀之下,唐軍在燕軍的圍困之中也能繼續作戰,數次擊退燕軍。

他的第三功,是他治軍有方。從真源縣起兵開始,張巡就身體力行,總是親自上陣。在雍丘堅守時,張巡帶傷也要在前線和將士們共生死。當時一遇到想要退縮的戰士,張巡就站在陣營中說:“我不去此,爲我決戰”。他不僅充分調動己方將士的積極性,還勸降燕軍兩百多人。唐軍面對燕軍的長期圍困,不降反戰,正是因爲其中有張巡在調和。

因爲張巡死守睢陽,江淮一帶才得以保全,大唐的經濟命脈纔沒被切斷。就張巡做出的貢獻來看,他是宋祁口中當之無愧的“烈丈夫”,是王世貞口中“知臣而知將者”。

但就是這麼一個千古名將,卻做過一件無比泯滅人性的事——食人。堅守睢陽期間,唐軍由於敵人的重重圍困,糧食短缺。當時將士們每天只有一勺米,樹皮、草根、皮革、蟲子……幾乎是一切能吃的都入了唐軍的腹,可他們還是餓得面黃肌瘦,無力拉弓。

揭祕:唐玄宗時期的張巡是千古名將還是衣冠禽獸? 第3張

眼看着越來越多的士兵餓死,張巡做了一個殘忍的決定——殺了自己的妾室,將其烹煮後逼迫將士們吃下去。有了張巡帶頭,另一位統帥許遠,也把自己的僕人殺了當做軍糧。睢陽城中最初有四萬戶百姓,到城池被燕軍攻下時,城中只有普通百姓四百人。

雖然張巡食人是迫於時勢,爲了軍隊。但其暴行也確實無可辯駁。說他是衣冠禽獸,也正是因爲他做出瞭如此傷天害理的事。張巡雖然在死後被追封爲揚州大都督、鄧國公,但他當年食人之舉卻無法被歷史塵埃掩埋。食人之人加官進爵,對被吃之人痛心的人,自然忍不住罵張巡一句“衣冠禽獸”。

人總是多面的。張巡確實有赫赫戰功,卻也做出過喪盡天良的“食人”之舉。說他是“千古名將”也好,“衣冠禽獸”也罷,人們總是從一個側面看待歷史人物,而這些人物的作爲無論如何都離不開他所處的歷史環境,張巡也一樣。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