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張巡:爲報國殺吃上萬百姓,還受人膜拜

張巡:爲報國殺吃上萬百姓,還受人膜拜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9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張巡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曾經有位偉人這樣說過:看待歷史,就要用歷史的眼光去看待。如果用我們今天的思維方式去解讀歷史上著名的人物,不但會令人很失望,可能還會恨得牙癢癢。但歷史的特點就是每個人都會站在不同的立場上去看待歷史以及歷史大事件。例如:孔子、秦始皇、劉邦、朱元璋、慈禧……有人罵,就有人愛。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視野和態度,這才真是歷史的興趣。但如今僅僅因爲不同的歷史觀而相互在網上拿出自己的母親粗口謾罵,那隻能是他自身的修養和素質的問題。今天給大家講述的這個人,一定備受爭議,有人猜得出他是誰嗎?

唐朝的轉折點在哪裏?在安史之亂。安史之亂的主要原因是什麼?有人說是楊玉環和李隆基的不倫之戀,也有人說是晚年的李隆基老眼昏花、昏聵無能,更有人說是藩鎮勢力的崛起……其實這些都是重要的原因之一。一個的顛覆不是一朝一日的過程,都是慢慢累積起來的。安史之亂是大唐帝國的轉折點,也是中華文化的一個重要折點,大唐之後再無大唐。而改變這個折點的有兩個人,一個叫安祿山,一個叫張巡。

安祿山的名字大家似乎都不陌生,他與楊貴妃和李隆基的關係我們今天已經說不清楚了。至於野史杜撰,簡直不堪入目,在此就不誤人子弟了。而張巡這個人,卻很少有人知道。說他是大唐的一道防火牆,是扭轉安史之亂的第一人,絕對不爲過。張巡的事蹟發生在北方,具體到今天的河南商丘一帶。而真正崇拜他的人多在南方,如江淮、臺灣、新加玻等地,全部在中國的東南部,這又是爲什麼呢?

張巡:爲報國殺吃上萬百姓,還受人膜拜

這個問題就要回到故事的標題。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看我昨天的發的作品,或搜索一下“張巡守睢陽”的事蹟。這位在當時名不見傳的地方小文官,還是副手。在戰爭來臨之際,居然和明朝的鐵鉉、于謙一樣,能力挽狂瀾,以一己之力改變了大唐的命運,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張巡:爲報國殺吃上萬百姓,還受人膜拜 第2張

在此,我們就做一個簡短的解說。當安祿山起兵造反之後,勢如破竹,很快攻入了東都洛陽,並稱帝爲王。我們都知道,一個帝國的衰敗首先是發生在他們自己內部,在這種情況下,很多地方將領都紛紛投降給安祿山。就連李隆基也躲進了四川,難道他就真的沒有責任嗎?

張巡作爲河南商丘一帶的縣官助手,在上司都已經投降了的情況下,自己挺身而出,像曽國藩一樣自己組建了一支一千多人的軍隊,來抵抗一萬多人的圍軍。在激戰四十多天後,他來到了商丘古城,就是如今的睢陽。在這裏他和郭靖郭大俠一樣,臨危受命,孤城獨守。所不同的是,郭靖有十八路天下的英雄好漢相助,張巡即使派兵去跑到節度使哪裏去求,人家也根本就不發兵。原因很簡單,根本守不住,幹嘛還要受?

就這樣張巡用三千殘軍敗將,抵抗敵人的四萬多大軍。而且,沒有支援,沒有後勤補給。缺啥全靠自己去慈寧宮敵人哪裏偷,哪裏搶,就這樣,他堅持了十個月。也就是這十個月,張巡阻止了安祿山大軍奔向江淮一帶。那裏即是大唐的經濟命脈,又是重要的兵員地。加上有這十個月的緩衝,即挫敗了敵軍的士氣,又爲大唐的反攻爭取了寶貴的時間。但三千人對抗四五萬人,他是怎麼做到的呢?說起來,很殘酷。看過《硫磺島戰役》的恐怕都不會忘記,張巡做得比他們強太多了。

在經歷過400多場戰役之後,張巡最終才城破就義。爲了守城,他比墨子還墨子,比諸葛亮還諸葛亮。無論部下親人,誰敢言降者格殺勿論。每次開戰,他都身先士卒。你可知道,他以前是進士出身,絕對沒拿刀砍過人。但這哥們卻是一個戰爭天才,又是一個戰神。難怪他死後,被道教,佛教都尊爲神靈,他的戰爭史太富傳奇了。在那種環境下,沒有吃的,沒有喝的,還能領住人,不是僅僅靠殺人就能解決的,那絕對是一種精神力量,一種信仰的支撐。

張巡:爲報國殺吃上萬百姓,還受人膜拜 第3張

在彈盡糧絕之後,張巡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也就是這個決定,歷史對他的爭議很大,那就是吃人。爲了守城,爲了軍心,他先從自己老婆下手,隨後是部下的親人,而後就是全城的老百姓。據史料記載,被圍前城內約有三四萬人,等十個月城破時,還有四百多人。由於本人高中時就在這座城裏上學,對這個數據深表懷疑。首先,睢陽古城很小,僅僅兩平方公里左右,怎麼可能有那麼多人,除非現在的城不是唐朝時那個城。二,十個月,多少人逃亡,戰死,疾病等非正常死亡?三,歷史是後人寫的,而且是後朝寫的。但在古代那種環境下,吃人也不奇怪,真正熟悉歷史的人都懂這些,沒什麼大驚小怪。

張巡之所以受爭議,就是因而他對大唐,對整個南方人功勞太大了。但反對他的人會說:他這樣做是不是太過殘忍了?這些老百姓不是人嗎?他有什麼權力殺吃他們?即是安祿山贏了,老百姓不也是老百姓嗎?跟着大唐或大燕,有啥本質區別嗎?你張巡這樣做考慮過別人的感受嗎?

支持者說:即使張巡不殺他們,誰又能保證燕軍破城之後不屠城呢?就算他們不屠城,丟了睢陽就失去了江南的屏障。那樣安祿山的軍隊就會直奔江淮地區,戰爭規模就會更大,會死更多人,難道他們死的不值得嗎?這是戰爭,不是道德模範……對於這兩者的觀點,不知道讀者您怎麼看?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