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寧都起義的領導者都有誰 授予開國將軍的人分別有誰

寧都起義的領導者都有誰 授予開國將軍的人分別有誰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9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雄師鐵軍

1930年10月,馮玉祥、閻錫山聯合反對蔣介石的中原大戰失敗。馮部第5路軍被蔣介石收編爲第26路軍,孫連仲任總指揮,下轄第25、第27師。早在大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在這個部隊中建立過組織,~直有着深刻的政治影響。1931年春,蔣介石將第26路軍由山東省調至江西省參加對中央蘇區的第二次“圍剿’’。5月,在永豐縣中村戰鬥中被紅軍消滅1個旅。7~9月,參加對中央蘇區的第三次“圍剿”失敗後,部隊進駐已處於中央蘇區包圍中的寧都縣城。“九一八”事變後,中日民族矛盾上升,廣大官兵要求回北方抗日,但遭蔣介石拒絕,使第26路軍廣大官兵與蔣介石的矛盾加探。在此情況下,中國共產黨在第26路軍祕密工作的特別支部因勢利導,加緊進行兵運活動,先後發展了參謀長趙博生等近20名黨員,並爭取了該部第25師第73旅旅長董振堂、第74旅旅長季振同及團長黃中嶽等轉向革命,舉行武裝起義的條件日趨成熟。

寧都起義的領導者都有誰 授予開國將軍的人分別有誰

11月底,中共第26路軍特別支部在南昌的接頭關係被國民黨破壞,部分文電被查抄。蔣介石急電孫連仲查拿“共犯”。孫連仲當時不在寧都總部,電令落副主持軍務的趙博生手裏。趙與特別支部成員緊急商討應急辦法,決定趁孫連仲和第27師師長不在寧都的有利時機,一面發出“遵令即辦”的電報敷衍蔣介石;一面派人到中央蘇區向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報告準備發動起義的有關事宣。中革軍委批准了起義計劃,並派王稼祥、劉伯堅、左權到寧都城東南的固厚圩就近聯絡指導;同時部署紅4軍第12師進至寧都、廣昌間的會同地區,監視蔣介石的嫡系部隊,策應起義。12月14日下午,趙博生、董振堂、季振同、黃中嶽按計劃指派部隊控制電臺、指揮機構等要害部門和通往蘇區的交通要道,加強城內城郊的警戒。是日晚,趙博生召集團長以上軍官在總指揮部開會,講明形勢和第26路軍的處境及出路後,宣佈起義加入紅軍。同時,派部隊將第25師師部包圍繳械,除該師師長越牆逃跑並帶走駐城北石上的1個團外,全軍1.7萬餘人攜帶武器2萬餘件參加起義。在此期間,還逮捕了寧都縣縣長、靖衛團長等反動官吏和逃居寧都縣城的地主豪紳。

15日晨,起義部隊從寧都縣城開赴中央蘇區,當日到達固厚圩地區,受到中革軍委代表和蘇區軍民的熱情接待。16日,劉伯堅代表中革軍委授予起義部隊以中國工農紅軍第5軍團的番號,任命季振同爲軍團總指揮,董振堂爲副總指揮,趙博生爲參謀長,部隊分編爲第13、第14、第15軍。接着,紅5軍團開赴石城縣的秋溪、龍崗和瑞金縣的壬田、九堡等地進行整編。爲加強紅5軍團的領導和政治工作,中革軍委於18日任命蕭勁光、劉伯堅分別擔任軍團政治委員和政治部主任。寧都起義,打擊了蔣介石“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增強了紅軍力量,對鞏固和發展中央蘇區起了重要作用。

趙博生

寧都起義主要領導人,中國工農紅軍高級指揮員。1897年出生於河北滄縣東慈莊(今屬黃驊市)。1931年任國民黨軍第26路軍參謀長時,被調至江西“剿共”戰爭前線。“九一八”事變後,他與在第26路軍中的中共特別支部取得聯繫。同年10月,中共中央批准趙博生爲中國共產黨黨員。12月14日,趙博生和季振同、董振堂等率所部1.7萬多名官兵在寧都起義。起義部隊改編爲中國工農紅軍第5軍團。他先後任紅5軍團14軍、13軍軍長,軍團參謀長、副總指揮。1933年初,國民黨軍集中4個師的兵力分兩路向江西資溪、金溪、南城蘇區進犯,趙博生奉命率領紅5軍團3個團據守長員廟一帶山脈,配合主力在黃獅渡一帶消滅敵人。1月8日與敵人展開激烈的肉搏戰,趙博生在與敵人相距只有百餘米的地方指揮,不幸壯烈犧牲,時年36歲。

寧都起義的領導者都有誰 授予開國將軍的人分別有誰 第2張

董振堂

寧都起義領導人,中國工農紅軍高級指揮員。1895年生於河北新河西李家莊。1931年任國民黨軍第26路軍73旅旅長時,被調到江西“剿共”。同年12月14日和趙博生、季振同等率部在寧都起義。起義部隊編爲中國工農紅軍第5軍團,他任軍團副總指揮兼第13軍軍長,後任軍團長。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率部參加贛州、漳州、南雄水口等戰役戰鬥和中央蘇區第四、第五次反“圍剿”。曾獲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授予的紅旗章。1934年被選爲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中央紅軍主力長征中,率部擔任後衛,多次完成阻擊國民黨軍的任務。1935年6月第一、四方面軍會師後第5軍團改稱第5軍,他任軍長。1936年10月隨部西渡黃河,指揮所部參加攻佔山丹、臨澤、高臺等縣城的戰鬥。12月,任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1937年1月12日率部在甘肅高臺縣城與國民黨軍浴血奮戰,彈盡糧絕,於20日壯烈犧牲。高臺和石家莊烈士陵園分別建有董振堂紀念碑。

季振同

寧都起義領導人之一。1901年3月出生於河北滄州。1926年9月,參加馮玉祥部五原誓師,任國民聯軍第十四師師長,參加北伐戰爭。1931年,季振同任國民黨第二十六路軍74旅旅長,隨後被調往江西“圍剿”紅軍。同年12月14日,季振同等發動了著名的寧都起義,起義部隊改編爲中國工農紅軍第5軍團,他任紅五軍團總指揮。1932年1月,季振同加入了中國共產黨。起義後,季振同即率領紅五軍團投入到反“圍剿”作戰中,成爲中央紅軍的一支勁旅。1934年10月,中央紅軍長征前夕,季振同與黃中嶽一起被錯殺於梅子山,時年33歲。

寧都起義的領導者都有誰 授予開國將軍的人分別有誰 第3張

1979年6月,姬鵬飛、黃鎮、李達、王幼平、袁血卒、蘇進等寧都兵暴參與者上書中央,要求爲季、黃平反。不久中央書記處批准爲季、黃平反,恢復黨籍。

黃中嶽

河南羅山人。1920年加入馮玉祥部隊,在西北軍中任班、排長。1925年入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學習。1928年回國後,歷任第二集團軍軍官學校教官,手槍旅參謀長,手槍團團長,第十四師第一旅旅長。1931年任國民黨第二十六路軍第一團團長時,率部參加寧都起義,加入中國工農紅軍,任紅五軍團第十五軍軍長。1934年在肅反中被錯殺於瑞金。

英才輩出

紅五軍團覆沒前,有不少寧都起義的參加者調往其他紅軍部隊工作,這些同志歷經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烽火,有幸看到了中國革命的勝利。

建國後,寧都起義的參加者在黨政部門工作的有:曾任民政部副部長的袁血卒,曾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兼祕書長的姬鵬飛,曾任文化部部長的黃鎮,曾任外交部副部長的王幼平,曾任水利部副部長的劉向三,曾任商業部副部長的張永勵,曾任林業部副部長的周駿鳴,曾任國家測繪總局局長的李廷贊等。

寧都起義的領導者都有誰 授予開國將軍的人分別有誰 第4張

在軍隊工作的寧都起義參加者中,1955~1964年共有30位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將軍軍銜。他們是:

1位上將:李達

5位中將:王秉璋、孫毅、孫繼先、李雪三、韓振紀

24位少將:王謙、王振祥、王蘊瑞、劉放、孫潤華、李毅、李化民、谷廣善、汪洪清、蘇進、侯世奎、張汝光、張步峯、張鬆平、張明遠、孟慶山、徐國珍、郭卓辛、黃德魁、熊伯濤、魯瑞林、曹燦章、靳虎、靳來川。

在紀念寧都起義70週年之際,袁血卒、孫毅、王秉璋、谷廣善、劉向三、張永勵、李廷贊、高志中、牛步雲等同志仍健在。

指揮部(舊址)

寧都起義指揮部舊址,在江西省寧都縣城梅江邊。原是耶穌棠,始建於1916年,是一座爲磚木結構兩層樓房的西式羅馬建築。佔地面積約有394平方米,整個庭院佔地約2040米。寧都起義指揮部舊址保存完好,還建有寧都起義陳列室。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