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長平之戰後 趙國是如何堅持38年之久的

長平之戰後 趙國是如何堅持38年之久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5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長平之戰是最早、規模最大、最徹底的大型殲滅戰。此戰,趙括和白起兩位將領對陣。對於白起這位名將,針對趙括急於求勝的弱點,採取了佯敗後退、誘敵脫離陣地,進而分割包圍、予以殲滅的作戰方針,最終獲得戰爭的勝利。趙國經此一戰元氣大傷,損失了數十萬大軍。不過,在公元前260年結束長平之戰後,趙國堅持到公元前222年才被秦國所消滅。那麼,問題來了,長平之戰後,爲什麼趙國還能堅持38年之久呢!

長平之戰後 趙國是如何堅持38年之久的

首先,長平之戰中,秦軍前後共殲滅趙軍45萬人,從根本上削弱了當時山東六國中最爲強勁的對手趙國,也給其他山東諸侯國以極大的震懾。但是,長平之戰結果,趙國固然全軍覆沒,秦亦死傷過半,即雙方傷亡七十五萬左右。由此,非常明顯的是,爲了取得長平之戰的勝利,秦國也付出了慘重的傷亡,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需要進行一定時期的恢復。而這,促使之後的秦國在進攻趙國上無法再舉全國之力,成爲趙國得以堅持30多年的原因之一。

長平之戰後 趙國是如何堅持38年之久的 第2張

其次,對於秦國來說,自己錯失了消滅趙國的最佳時機。在長平之戰後,不僅趙國受到重創,楚國、齊國、魏國、韓國、燕國也被秦國的強大實力所震懾。在此背景下,按照武安君白起的謀劃,本應挾長平大戰餘威,以雷霆萬鈞之勢一舉滅趙。但是,秦國丞相范雎卻因爲種種原因,向秦國君主提出了不宜連續攻趙,而應該撤退養息的戰略,並且得到了採納。由此,秦國君主否定了白起的謀劃,由此錯過了消滅趙國的最佳時機。當然,這也和上面一條原因有關,也即當時的秦國確實需要休養生息。

長平之戰後 趙國是如何堅持38年之久的 第3張

再者,雖然沒有立即派遣大軍消滅趙國,但是,秦國並沒有給趙國太多的時間。《史記·魏公子列傳》記載:公元前255年,秦國派遣大將王陵圍困趙國都城邯鄲。在趙國危在旦夕的背景下,雖然魏國君主害怕秦兵不敢出兵救趙。但是,信陵君魏無忌借魏王如姬手竊得兵符,奪取兵權,率軍擊敗了秦軍,從而挽救了當時十分危險的趙國。由此,非常明顯的是,其他諸侯國的支援,也是造成秦國沒能短時間消滅趙國的重要原因。

長平之戰後 趙國是如何堅持38年之久的 第4張

最後,在筆者看來,在長平之戰後,李牧這位將領的存在,也是趙國得以存活30多年的支撐所在。李牧與白起、王翦、廉頗並稱“戰國四大名將”。戰國末期,李牧是趙國賴以支撐危局的唯一良將,素有“李牧死,趙國亡”之稱。在長平之戰後,李牧率軍抵抗秦國的大軍,因在宜安之戰重創秦軍,得到武安君的封號。不過,因爲秦國反間計的運用,李牧最終慘遭殺害。在李牧被殺的七年後,秦始皇嬴政的大軍消滅趙國。一定程度上,如果李牧沒有被殺的話,秦始皇一統天下的時間很可能會有所延遲。總的來說,因爲以上幾個原因,長平之戰結束後,趙國又存活了38年左右。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