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詩詞名句 > 《寓驛舍》的作者是誰?又該如何鑑賞呢?

《寓驛舍》的作者是誰?又該如何鑑賞呢?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7.3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寓驛舍

陸游 〔宋代〕

閒坊古驛掩朱扉,又憩空堂綻客衣。

九萬里中鯤自化,一千年外鶴仍歸。

遶庭數竹饒新筍,解帶量鬆長舊圍。

惟有壁間詩句在,暗塵殘墨兩依依。

譯文

街坊上一所年代久遠的驛舍緊閉着紅色的大門,穿着縫補衣裳的遠行者再次走進這家驛站。

行走九萬里,鯤也會變成鵬,丁令威成仙后,化鶴歸來舊地,大有一種物是人非之感。

環繞庭院的竹子又長出了新筍,解下腰帶去量旅館庭院中的松樹,發覺它比過去又長粗了。

只有牆壁上的詩句仍然還在,只是蛛網塵封,灰塵和墨跡混在一起罷了。

賞析

《寓驛舍》的作者是誰?又該如何鑑賞呢?

這首詩首聯寫重到古驛舍所見,地屬人跡罕至之“閒坊”,驛是荒涼陳舊的“古驛”。頷聯寫此行的心理感受,這裏用了鯤化爲鵬和丁令威化鶴歸鄉兩個典故。頸聯緊承“鯤自化”“鶴仍歸”而來。寫此日追尋舊跡的行爲及由此產生的感慨。尾聯寫壁間題詩舊跡,以“暗塵”“殘墨”迴應首聯“閒坊古驛”“空堂”。這首詩運用典故,抒情氣氛凝重,感情沉鬱而強烈。

大概,驛舍也因官職大小而異。他住的這個地方顯然不是大僚下榻的處所。地屬僻靜“閒坊”,驛是陳舊“古驛”,門雖“朱扉”卻又常“掩”,客廳是蕩蕩“空堂”,詩一開頭便彷彿把讀者帶進一個古寺,一種荒涼幽寂的氣氛撲面而來。客衣初解,四觀寂寥,不由人想起這些年的宦海浮沉,於是帶出次聯,寫此行的心情感受。“鯤自化”用《莊子·逍遙遊》鯤化爲鵬故事,喻指不少得志者飛黃騰達,官運亨通,但他們扶搖宜上,與我本不相干;“鶴仍歸”用《搜神後記》中丁令威成仙后化鶴歸來的故事,一方面切自己此日舊地重來,一方面有物是人非之嘆。這一聯用的兩個典故,格言升沉異勢,深寓感慨。

三聯緊承“仍歸”,寫此日追尋舊跡的行動。故地重遊,驛中庭院已經起了變化。那片竹子比過去長得更多了,那株古鬆比過去長得更粗大了。竹子,他是一根根數過的;古鬆,他是解下腰帶量過的:這哪裏是在數竹、量鬆,他分明是在思量這些年閒拋的歲月,分明是在尋找這些年往來奔波的腳印阿I竹增鬆長,歲月如流。可見這數竹量鬆看似悠閒的動作中,實含有無窮感慨,萬種悽惶。陸游當初入蜀,來到宋、金對峙的南鄭前線,滿環恢復壯志。他曾一再代王炎划進取長安、恢復中原之策,也曾“華燈縱博,雕鞍馳射”,短衣刺虎,那意氣何等豪縱。誰知不久王炎內召,他也改官成都,恢復大志,初既不行於江淮,今復受阻於西北。一番心事,都付東流;幾多歲月,磋陀以盡。今日故地重來,數竹量鬆而興“木猶如此,人何以堪”的感嘆,那感情是十分深沉複雜的。哪裏去追尋流逝了的歲月,哪裏去尋覓失去了的心。詩人在彷徨,在摩挲,突然,他發現了。

《寓驛舍》的作者是誰?又該如何鑑賞呢? 第2張

“惟有壁間詩句在,暗塵殘墨兩依依” 這詩句題在壁上,字跡漫漶,蛛網塵封,尚依稀可以辨認。這壁上的詩句,留下了往日的雪泥鴻爪,也記下了當時的激烈壯懷。撫今追昔,他怎能不心事萬千結聯“暗塵”“殘墨”,迴應起句“閒坊古驛”,首尾迴環,加深了全詩的懷往感舊之情。“依依”疊字收篇,聲情繚繞,更留下無窮的酸楚,不盡的沉思,供人品味。

這首詩,氣氛沉重,感情抑鬱而強烈。從一起的“閒”、“古”、“掩”、“空”諸字,宜員結尾的“暗塵”、“殘墨”,始終幽暗淒冷。客之孤獨與堂之空曠的映襯,化鶴故事神幻色彩的渲染,數竹量鬆,摩挲殘墨的行動,凡此種種,使氣氛顯得沉悶低徊,給人一種壓抑之感。從感情看,全詩神完氣厚,沉痛深婉。而獨具機杼的是:全詩無一字明說“情”,其意象卻又處處含有深沉強烈的感情。比如說,以“閒坊古驛”寓天涯落拓,以鯤鶴變化概人事升沉,以竹鬆寄歲月不居,以殘墨追懷往昔,個人的心跡,時代的風雨,都涵蘊其中,因此獲得摧抑人心之力。至於中二聯的對仗工絕,猶其餘事。潘德輿《養一齋詩話》說,陸游七律中的佳者“著句既遒,全體亦警拔相稱。蓋忠憤所結,志至氣從,非復尋常意興”。他評斷陸詩,從思想感情的誠摯深厚出發以探求其興會風格,可謂於超牡驪黃之外,獨具真賞。

創作背景

淳熙元年(公元1174年)六月,陸游自夔州通判調到南鄭,爲四川宣撫使王炎幕賓。七個月後,改官成都,爲范成大幕中參議。此後數年中,雖曾權判蜀州,攝知亮、榮,總是以成都爲中心,往來棄定。到成都時間短暫,多客寓驛舍寺院。這首詩便是作者第三次住進了一家他所熟悉和喜歡的古驛舍。舊地重遊,睹物興懷,有感於人事的變化與身世的浮沉。遂作此詩以釋胸中鬱結。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