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傳統文化 > 錫伯族民居 錫伯族民居爲什麼以西爲貴

錫伯族民居 錫伯族民居爲什麼以西爲貴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1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以西爲貴,錫伯族民居

錫伯族有着悠久傳承歷史的民族,關於錫伯族的起源也有着許多說法,但是佔主流的還是女真、鮮卑、高車部色古爾氏等這些族羣發展而來。而在錫伯族中,房子的居住也是有着一定的講究的,每間房間入住的人不是隨便誰都可以的。

錫伯族的住房經歷了歷史的變化。古代是帳篷、草房、馬架子、地窩子。清朝時期,錫伯族的房屋建築具有自己的民族特點,有平房(馬架子,多向東),此外還有人字形大屋頂房、“杜喀包”(門房或廂房)、“哈什包”(庫房)。新中國成立前,錫伯族的房屋材料多爲木、土,造法簡單多是先用木料搭起房屋的骨架,然後用土坯壘起來抹泥、刷灰。房屋前面牆兩頭,都有一米多寬的“瑪圖”(實爲擋風的屏牆),房屋的廊檐和瑪圖並齊,故老式房屋廊檐很寬,它的優點是可避風遮雨,保護門窗不受風吹雨淋。

目前錫伯族羣衆多建蓋“來蘭皮”房屋,其造法大致如下:房屋壘到一定高度後,把比碗口粗的椽子從中間鋸成兩片(細一些的不鋸),在牆上水平放7、9、11根(奇數),把剝皮的葦杆5、6根一把,用葦子把(蘆葦杆踩扁後泡在水裏數天,使之不易扯斷)隔三、四釐米一把紮在橫椽底下,在葦子上面抹粗麥葉子泥,等幹後,房子裏層再抹細泥上光,稱之爲“來蘭皮”。在來蘭皮上面壘山牆封頂。“來蘭皮”房子整潔光亮,冬暖夏涼。

隨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建築材料的日益豐富和多樣化,現在錫伯族的屋頂多改爲瓦頂,還出現了不少磚木結構的新房。

錫伯族民居  錫伯族民居爲什麼以西爲貴

錫伯族以西爲貴,故西屋由長輩來住。過去房屋都有“安巴納罕”(大炕),這種火炕具有很濃厚的民族特色,它由三面環繞的南炕、西炕和北炕組成。南炕由爺奶或父母睡眠,北炕由客人睡眠,西炕一般不睡人,有貴客來時請之坐臥。一般客人和家人不能在西炕上坐臥,因爲西炕靠山牆立佛龕供佛。

火炕高60-70釐米,造法很特殊,由五個煙道組成,火炕(環炕)的煙道都是互相通的。解放前後,隨着房屋形式的改革,大炕也被改造,漸漸只打一面炕(或南或北,以北爲多)。

西屋的擺設比較樸素,一般放小炕桌、大木櫃、凳子、八仙桌等。八仙桌前掛先輩的畫像,桌上放香爐、茶具,有錢人還擺一對瓷花瓶。炕上又放有特製的長方形木具稱之爲“吉伯渾塔圖庫”(被櫃或炕櫃)。

房屋的中間屋子有個過道,過道里屋是廚房,築有兩個鍋臺。鍋臺比裏屋內的炕低,連着鍋臺修有小炕,炕和鍋臺中間隔有30釐米左右高的“古堆”(小隔牆)。

東屋爲兒媳、子孫臥室,室內擺設也平常。過去,因爲沒有“洋爐”(鐵爐),冬季取暖很困難,因此房內溫度很低,經常四壁結霜。有錢人買銅鑄火盆,窮人則仿照火盆,用粘土、牛糞、蒲棒(王)草、馬尾等做土火盆,上面盛無煙榆木碳火取暖。新中國成立後,人們纔開始用“洋爐”(鐵爐)取暖。現在,錫伯族人民的取暖設備更爲先進了。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